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威口诀

(2019-02-28 09:52:27)

罗威的操作口诀 1.趋势》2.形态》3.k线4.指标5.量

1. K线是价格的纪录,K线之下有平均线,平均线是看方向。20日均价和60日均价,只要趋势向上,就可以作多。配合KD指标当转折,这就是「两条均线和一个指标」的操作法。

2. 「过前高会压回,破前低会反弹」。多头趋势下,过前高的压回以及破前低,都是找买点。

3. 「钝化回档、再创新高」,在钝化回档不破前低,转强就买,这种股票至少会获利一、二成。抵挡钝化,反弹不过高,再跌会破前低

4. 20日均价,站上,作多。跌破,卖出。

5. 当日(周、月亦可)成交量为前五交易日平均量的1.5倍者,即可视为爆量;爆量搭配KD出现向上突破型态,就是最好的买点。

6. 逮到月KD往上的大多头趋势做多,月KD往下的大空头趋势放空。

“KD高档钝化结束后,回档不破前低,再涨会创新高!”这句话就是保送波的口诀,裡面三句话a.KD高档钝化结束后b.回档不破前低c.再涨会创新高,请你要仔细思考回挡要如何看待?要如何找买点?这不是只背文字理解文字就够了,裡面有很多窍门的,罗威足足在边做边想边改中花了10年才弄通。行家指点一句,胜过苦读十年!

罗威的高低档钝化定义,你知道了;前高前低,你知道了;会创新高,你也知道了。昨天也告诉各位简单的KD高档背离的看法,以及背离后的两种演变

 

量大+K红=买点 红三兵过压力线 长红后小红小黑 修正过大乖离

确认底部屡次测试低点不破,过高转浪 过压力线,20与60均线金叉,60均量再持续放量基础下上弯。         保送波,均线多头排列kd第一次敦化或第二次敦化后回踩之20均线或波段涨幅一半位置进入,设好止损,一旦kd金叉会再涨过前高后找卖点,布林叠加均线看趋势方向支撑压力,K线看强弱形态与续航力,kd看上车与下车,量潮每根红k棒是钞票堆上去的,每根黑k棒是股票砸下来的,量是市场先知

简单的均线就结构,就知道波段行情的续航力道,配合上布林通道的压力支撑位置,就能建构一段可以准确判定趋势,再加上多周期的kd指标就可以抓住行情的转折,再加入量潮的结构,就知道波段行情的续航力道。配合上布林通道的压力支撑位置,就能建构一段无往不利的交易系统。交易系统必须由这四种元素所架构,而非无章的叠床架屋,东碰西撞,。     底部不是低点而是不再破低酝酿反弹的地方称之为底部即是一个区域而不是某一个点。底部成立需要五个条件,疑似底部1低点不再破并且测试有2-3次。2.突破压力线并且站稳。3突破前高过高转浪。4-5条件是来确认底部的4,20均线大于60均线。5,量持续大于60均量并带动60均量持续上扬。bkd战法均线与布林判定多空方向与支撑压力,k线是判定价的强弱及形态和续航。kd指标是上车下车的讯号。量潮每根红k棒是用钞票堆上去的,每根黑k棒是用股票砸下来的。形态,量能,趋势,指标,k线或者是均线形态量能指标多周期五大要素来判别。获取5-10%利润可以利用均线多头排列。kd第一次第二次钝化后回档,回到波段涨幅的1/2附近或20均线附近,在此区域进行布局耐心等待但要设好止损点。等待价的拉升多高后找卖点卖出获利了结,重新再布局


罗威的操作哲学

1.持股永远不超过五档,避免自己无暇顾及,错估买卖时机。没有先痛下苦功研究,以及有确立资金控管底线,请不要投资股票,任何时候,资金都不要买到100%,顶多八成仓位。

2.除非大盘周KD、月KD同时翻扬向上,才可大胆一点融资买进,平时只做现股交易;没有上述的情形,持股一律低于50%。

3.任何商品都可由技术来分析,大盘其实也是一档个股,顺着大盘的KD定方向,找月KD和大盘同步的股票操作最有利。

4.平时会有30至40档观察股,上市挂牌超过2、3年的公司才列入考虑,新股再好,周K也只能画出3、5根,无法当作研判依据。

5.若要做相对长期「锁股」(单指锁定一支股票的波段,来回作多、放空),就会参考配息、配股纪录。只要看到连年有稳定、殖利率相对高的配息,就会放心持续操作。

6.不要寄望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那是散户做不到的事,技术指标也常因为骗线而失准。以个人指标研判,预测高点大约误差为500点,再追上档利润已经有限,不如提早下车,还可躲过重伤害。

7. 火灾股必有后市,只要公司不烧光,股价回档后,就要准备找买点。从南亚、联茂等发现,火灾股会出现「越烧越旺」的现象。

8.要懂得停利与停损。股票买进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不对,要卖掉停损。同样地赚到手的股票,一定要停利,至少要在股票跌回到成本附近前,卖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