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威多周期KD看钝化的变化(3钝化或2钝化+1背离)及如何符合波浪的结构

1.日KD金叉<==>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第一个高挡钝化2.日KD在60~80之间<==>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第二个高挡钝化3.日KD高挡钝化<==>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三次高挡钝化或两次高挡钝化+一个高挡背离
(请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时间上会有一两天的先后)
如果只有1,那么上级别(日线)只是B波反弹。如果只有1.2.,上一级别(日线)别还是B波反弹
必须要3出现了,而且上一级别转浪了!如此才有可能将上一级别定位为趋势波
但是趋势就这么简单吗??还早还早....
日线级别出现高挡钝化之后,此为周线的1,级别将开始往上发展,日、周同样的1.2.3步骤要再次很顺利的循环一趟,周线才走出多头!
而当上一级KD结束高挡钝化或者没有高挡钝化而死叉向下时,整个下级的周期循环就全部结束。
日kd要高挡钝化需要的条件: 观察分时60分kd高档钝化,股价过高转浪,量增价涨股价转强,强势反弹带动日线kd向上产生金叉,60分KD出现三次高挡钝化(最少是两高挡钝化+一个高挡背离)日KD就会高挡钝化量一定要持续跟上!
其中第二项,因未过去都没有提过,所以大家没能体会,现在我用这篇文章把这个基本架构说清楚,但是我不保证你会马上悟通,因为这需要长时间的看图才能让自己得到解答。
一个日KD从低挡钝化到高挡钝化的过程,60分KD会怎样的变化呢?比较常见的规则是:
1.日KD金叉<==>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第一个高挡钝化
2.日KD在60~80之间<==>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第二个高挡钝化
3.日KD高挡钝化<==>下级别(60分KD)可以看到三次高挡钝化或两次高挡钝化+一个高挡背离
(请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时间上会有一两天的先后)
如果只有1,那么上级别(日线)只是B波反弹
如果只有1.2.,上一级别(日线)别还是B波反弹
必须要3出现了,而且上一级别转浪了!如此才有可能将上一级别定位为趋势波
(以楼房来比喻吧:可以看成一栋楼房要有三层楼,一个高挡钝化算一层楼,不到两层楼+顶楼加盖;或者三层楼,都不能算是楼房。这样比较形象好理解)
但是趋势就这么简单吗??还早还早....
日线级别出现高挡钝化之后,此为周线的1,级别将开始往上发展,日、周同样的1.2.3步骤要再次很顺利的循环一趟,周线才走出多头!
而当上一级KD结束高挡钝化或者没有高挡钝化而死叉向下时,整个下级的周期循环就全部结束。
举例上证2017年六月到八月的日线图做解说:
KD的计算不用搭配均线,但是操作上最好搭配均线的趋势,会比较有力量。下方式引用的周KD,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公式不是我写的,在未得到原创人同意前,不方便公开,请见谅)
另外有人问到KD架构和波浪理论的关系,顺便回答如下:
当然,很多人看到三个高挡钝化就会联想到这个跟艾略特波浪理论有没有关系,当然无可避免的会有雷同。
艾略特波浪理论一个趋势坡有12345个波动,这个波动里面她是向上的五波有1.3.5三个高点,而KD钝化理论一个上涨波段也有三次高挡钝化,虽然它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用这个方式来做比喻,居然有这么雷同的巧合,我在KD钝化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刻意去和特波浪理论挂钩,但是后来一看居然如此雷同,也是惊喜万分。我想这应该是很自然的显示了众多参予交易的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吧!
也因为这是自然的现象,因此比较适合大多数指数类的股价走势,对于个股反而适应率不是那么高,尤其是主力色彩浓厚的个股,有可能完全无法搭上。但是没有关系,我个人的使用上,分析大盘我一定用多周期KD来分析,因为实在太准了!至于个股呢,我就找会钝化的来操作,以高挡钝化后回挡找买点来切入!全部股票中会高挡钝化的超过七成,从这些我看得懂得有把握的来选就可以了,那些不高挡钝化的就不是我的菜,说真的你有几多钱可以买几多种股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