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记忆(18):蔚秀园

标签:
蔚秀园杂谈 |
蔚秀园位于北京大学西门对面。焦雄《北京西郊宅园记》叙其历史沿革道:
“(蔚秀园——引者注)原名含芳园,为昔日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最早是贵胄载铨的赐园。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载铨袭封为郡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加亲王衔,所以含芳园又称为定王园。蔚秀园原有石名曰‘招鹤磴’,而招鹤磴三个大字,便是定亲王所题。载铨于咸丰四年逝世。当时此园收归内务府所管,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含芳园又转赐给醇贤亲王奕譞……奕譞对园中景色是喜爱的。退朝后经常在园中饮酒、赋诗、赏景取乐。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侵略军火焚圆明园时,蔚秀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为了随侍慈禧在颐和园听政,他不得不对该园略加修整……奕譞去世后,蔚秀园收归内务府管理,至到清朝覆亡前夕,才赠送给奕譞的第五子载沣做为私产。载沣是溥仪的生父,当时在朝为摄政王。民国初年,蔚秀园曾一度为地方军阀军队占用,因此使该园遭到又一次破坏。1931年12月燕京大学购得此园时,该园占地面积120亩,园中有房80余间,树木尚千余株,稍加修葺作为教职员家属宿舍。1973年至1979年先后在园中西部,共建15幢楼房,有近千户教职员工搬进新居,而蔚秀园原貌已面目皆非了。园中东南部分湖泊相连,土山、刻石、旧迹尚依稀可寻,今日仅剩建筑物,并非1860年前园中建筑之布局,而是后来奕譞修整园中部分建筑之遗迹,并不能反映全盛时园中的全貌。京西诸多小宅园,大部无存,而蔚秀园是诸多小宅园中尚有迹可觅的一处。”
据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焦雄的这段叙述有两点可以补正:其一是关于蔚秀园的早期历史:“此园最初名‘彩霞园’,应为康熙帝某位皇子的赐园……后改赐和亲王弘昼……嘉庆、道光间此园曾经归属肃亲王府。肃亲王世系为豪格后代,是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一度改爵名为‘显亲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复称‘肃亲王’,由永锡承袭爵位。道光元年(1821年)永锡去世后由其子敬敏袭爵。道光中叶此园赐予定郡王载铨,改称‘含芳园’,又名定王园。”其二,蔚秀园赐予奕譞的时间,应当在咸丰九年(1859年),而非咸丰八年。因为“《清史稿》记载咸丰帝即位后奕譞初封醇郡王,但一直到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才正式分府,赐园应与分府同时”。
蔚秀园“光绪以前的大致格局”,《北京私家园林志》记载道:“园中山环水抱,可从南侧的万泉河引水入园,水体呈分散状态,格局与长春园有几分相似。宫门设于南侧,左右有朝房东西相对,前引石桥跨于万泉河上。主体建筑分3个组群散布其间。南所位于中央岛屿,分为三跨四合院,前临大水面;东所位于东岸,是一座宽阔的单进院落,东北角(似应为西北角——引者注)的湖岸山石间原有‘紫琳浸月’石碑,至今尚存;北所位于北部大岛上,规模最大,南侧堆土山,小径两旁又叠石以作屏障,南侧有山石上题刻‘云根’二字,上款为‘丙子仲春二日’,落款为满文,不知为哪一位园主所留遗迹;北院院落格局自由,其西院南侧设有一座小轩,传说当年用作戏台,至今尚存,为歇山顶建筑,梁枋上绘有精美的苏式彩画;园西南的土山上建有一座攒尖方亭,视野开阔,山下辟有一个小金鱼池。此外园中还有玉壶冰、射圃等景致。”
蔚秀园的许多建筑是上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在这里建教职工宿舍时被拆除的。现在,蔚秀园中部与南部的山形水系基本保存完整。但我上星期去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湖水了,湖底的土地显露无遗。有一些居民甚至利用这些土地来种菜。蔚秀园南所的建筑还有部分遗存,但已经成了住宅,面目全非。此外,“紫琳浸月”石碑与小轩、方亭也保存至今。据方拥主编的《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记载:“紫琳浸月”石碑为“奕譞手书”,“06年碑座被盗,只剩碑身卧在杂草之中与野猫为伴,很是凄凉”;小轩“原是一个亭子,后来增加了四面墙,成为一间住宅”。值得一提的是小轩东、西、北三面梁枋上的彩画还保存完整,非常精美。我第一次来这里时并没有注意到它的彩画,第二次才发现:居然这座建筑还保留有彩画!我感到既兴奋又激动。
图1:蔚秀园南所建筑遗存1。
http://s16/middle/88741e0d4b1fe72d5e703&690
图2:蔚秀园南所建筑遗存2。
http://s16/middle/88741e0d4b1fe75f2e570&690
图3:蔚秀园南所建筑遗存3。
http://s9/middle/88741e0d4b1fe78aeaed0&690
图4:蔚秀园南所建筑遗存。
http://s2/middle/88741e0dhb1ff2e0853d1&690
图5:蔚秀园小轩1。
http://s14/middle/88741e0d4b1fe7e49b97f&690
图6:蔚秀园小轩2。
http://s4/middle/88741e0d4b1fe821b8043&690
图7:蔚秀园小轩正立面。
http://s3/middle/88741e0d4b1fe8499b971&690
图8:蔚秀园小轩侧面。
http://s12/middle/88741e0d4b1fe87b4a2eb&690
图9:蔚秀园小轩细部1。
http://s2/middle/88741e0d4b1fe8b3a3d25&690
图10:蔚秀园小轩细部2。
http://s15/middle/88741e0d4b1fe8e8d2957&690
图11:蔚秀园小轩东面彩画1。
http://s5/middle/88741e0d4b1fe92da0992&690
图12:蔚秀园小轩东面彩画2。
http://s2/middle/88741e0d4b1fe991c295c&690
图13:蔚秀园小轩东面彩画3。
http://s9/middle/88741e0dhb1ff4c604808&690
图14:蔚秀园小轩东面彩画。
http://s11/middle/88741e0d4b1fea289a8fe&690
图15:蔚秀园小轩东面彩画5。
http://s10/middle/88741e0d4b1fea834fcde&690
图16:蔚秀园小轩北面彩画1。
http://s15/middle/88741e0d4b1feacea8044&690
图17:蔚秀园小轩北面彩画2。
http://s3/middle/88741e0d4b1feb1b8fd9b&690
图18:蔚秀园小轩北面彩画3。
http://s1/middle/88741e0d4b1feb706474d&690
图19:蔚秀园小轩北面彩画4。
http://s16/middle/88741e0d4b1febb23f863&690
图20:蔚秀园小轩北面彩画5。
http://s2/middle/88741e0d4b1fec077ff27&690
图21:蔚秀园小轩西面彩画。
http://s2/middle/88741e0d4b1fec6196dae&690
图22:蔚秀园方亭。
http://s11/middle/88741e0d07833142b6187&690
图23:蔚秀园“紫琳浸月”碑1。
http://s10/middle/88741e0d4b1feccb89067&690
图24:蔚秀园“紫琳浸月”碑2。
http://s8/middle/88741e0d4b1fecfd69f7e&690
图25:蔚秀园“云根”刻石。
http://s13/middle/88741e0d4b1fed31352e0&690
图26:蔚秀园古松1。
http://s6/middle/88741e0d4b1fed79a2a68&690
图27:蔚秀园古松2。
http://s5/middle/88741e0d4b1fedb0f36de&690
图28:蔚秀园山形地貌遗存。
http://s3/middle/88741e0d07833162e419c&690
图29:蔚秀园太湖石遗存。
http://s3/middle/88741e0d4b1fee3f23afa&690
图30:蔚秀园南所周边水面1:水面已干涸。
http://s7/middle/88741e0d4b1fee6539500&690
图31:蔚秀园南所周边水面2:水面已干涸,南所上的居民甚至利用此地种菜。
http://s4/middle/88741e0d4b1feea8f22d7&690
图32:蔚秀园南所周边水面3:水面已干涸,南所上的居民甚至利用此地种菜。
http://s13/middle/88741e0d4b1feeda2ff6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