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工具——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SystemsAnalysis)

(2025-08-19 11:18:58)
标签: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策划

数字化转型

萃盈科技

前 言
测量分析系统(MSA)汽车行业在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TS 16949:2002 时所涉及的五种核心工具之一。

本文简明阐述了五个问题:
何谓测量系统?
为什么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对测量系统分析要分析什么?
如何分析测量系统的五性?
对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怎么办?
一、何谓测量系统
定义: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由这个定义可以将测量过程看作一个制造过程,其产生的输出就是数值(数据)。这样看待一个测量系统是很有用的,因为这样让我们明白已经说明的所有概念、原理、工具,这在统计过程控制中早已被证实它们的作用。
检验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二、为什么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测量数据的质量:
数据的质量取决于多次测量的统计特征:偏倚及变差。

高质量数据——对某一特定特性值进行多次测量的数值均与该特性的参考值“接近”。

低质量数据——测量数据均与该特性的参考值相差“很远”。

理想的测量系统——零偏倚、零变差。

理想的测量系统不存在,为什么?

由于测量系统变差源:标准、人员(评价人、)仪器(量具)、工作件(零件)、程序(方法)、环境的作用结果,使得观测到的过程变差值与实际的过程变差值不相等。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工具——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SystemsAnalysis)

三、对测量系统分析要分析什么
前面我们谈到,数据的质量取决于处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测量系统中,多次测量的统计特征:偏倚和变差。

为此,我们引伸出如下一些术语:

1. 位置变差

偏倚:观测到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准确度:与真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稳定性:别名:漂移。
随时间变化的偏倚值

线性:

在量具正常工作量程内的偏倚变化量。
2. 宽度变差

精确度:每个重复读数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一个评价人、同一种仪器、同一零件的某一特性,在固定的和已定义的测量条件下,连续(短期内)多次测量中的变差。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不同评价人、同一种仪器、同一零件的某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GRR或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是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联合估计值。
3. 对测量系统的五性分析

位置变差 宽度变差

偏倚 重复性
稳定性 再现性
线性
对测量系统研究分析可供:

—— 接受新测量设备的标准
—— 两个测量装置的比较
—— 测量设备维修前后的比较,计算过程变差及 生产过程可接受性的水平
—— 绘制量具性能曲线
四、如何分析测量系统的“五性”
评价一个测量系统需考虑:

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和灵敏度。
10比1规则:测量设备要能分辨出公差或过程变差的至少十分之一以上。
测量系统必须是稳定的,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计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
统计特性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满足测量目的:
为了产品控制,测量系统地变差必须小于规范限值

为了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地变差应该能小于制造过程变差,并能证明具有有效的解析度。

五. 对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怎么办
与其他所有过程一样,测量系统受随机的和系统的变差来源影响。这些变差是由普通原因和特殊(无次序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质量,必须使测量系统变差尽可能减小,重要的是识别变差来源,消除和降低变差源的影响。

针对测量系统的“五性”研究分析,识别影响“五性”的变差源。

1. 造成过大的偏倚的原因;
仪器需要校准
不适当的校准或调整
仪器、设备或夹具磨损
仪器质量不良
基准的磨损或损坏
线性误差
使用了错误的量具
不同的测量方法—作业准备、技巧
测量的特性不对
变形(量具或零件)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错误的假设,应用的常数不对
应用—零件的数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在校准过程所使用的测量程序(如:使用“基准” ),应该尽可能地与正常操作的测量程序一致。


2. 造成不稳定的可能因素有:
仪器需要校准,缩短校准周期
变形(量具或零件)
仪器、设备或夹具的磨损
仪器缺少稳健的设计或方法
正常的老化或磨损
仪器质量不好—设计或符合性
维护保养不好—空气、动力、液体、过滤器、 腐蚀、尘土、清洁
基准的磨损或损坏,基准的误差
不适当的基准或调整
不同的测量方法—作业准备、夹紧、技巧
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错误的假设,应用的常数不对
应用— 零件数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 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3. 造成线性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仪器需要校准,缩短校准周期
应用了错误的量具
仪器、设备或夹具的磨损
维护保养不好—空气、动力、液体、过滤器、 腐蚀、尘土、清洁
错误的假设,应用的常数不对
基准的磨损或损坏,基准的误差——最小/最大
不适当的校准(没有涵盖操作范围)
仪器质量不好——设计或符合性
仪器缺少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
不同的测量方法——作业准备、夹紧、技巧
随着测量尺寸不同,(量具或零件)变形量不同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 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4. 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有:
零件内部(抽样样本):形状、位置、表面粗糙程度、锥度、样本的一致性
仪器内部:维修、磨损、设备或夹具的失效、质量或保养不好
标准内部:质量、等级、磨损
仪器一致性不好
方法内部:作业准备、技巧、归零固定、夹持、点密度的变差
评价人内部:技巧、位置、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意识、疲劳
环境内部:对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小幅波动
错误的假设——稳定、适当的操作 l 量具误用
失真(量具或零件),缺乏坚固性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5.造成再现性的可能原因有:
零件之间(抽样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操作者和方法 测量A、B、C零件类型时的平均差异
仪器之间: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下使用A、B、C仪器测量的平均值差异
标准之间: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
方法之间:由于改变测量点密度、手动/自动系统、归零、固定或夹紧方法等所造成的平均值差异
评价人(操作者)之间:评价人A、B、C之间有与培训、技巧、技能和经验所造成的平均值差异
环境之间:在经过1、2、3等是时段所进行的测量,由于环境周期所造成的平均差异。这种研究常用于使用高度自动化测量系统对产品和过程的鉴定。
研究中的假设有误
缺乏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
操作者培训的有效性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观测误差(易读性、误差)


注:传统上将再现性称为“评价人之间”的变差。手动仪器通常的确受操作者技能影响。但是对于操作者不是变差主要原因的测量过程(例如:自动的测量系统),影响再现性的原因是指测量系统之间或条件之间的平均值变差。

6. 再现性大于重复性的原因(当为手动仪器测量时):
操作者培训不够
量具刻度不清
需要夹具帮助


7. 重复性大于再现性的原因:
量具需要维护
量具需要新设计来提高刚度
夹紧或检测点需改进
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形状、位置、表面光洁度、锥度、样本的一致性
8. 影响一致性的因素有:
零件的温度
电子设备必要的予热
设备磨损
注:一致性是系统随着时间变化,测量变差的差值。它可以看成是重复性随时间变化的差值。影响一致性的因素都是特殊原因变差

评价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测量系统分析开始于理解测量的目的与过程,并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从而确定测量装置对其预期的应用来说是否可接受。如不可接受,则应分析影响测量系统差变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而控制和改进测量系统,提高测量数据质量,以便能更好地为产品控制和过程控制的决策提供更准确、有用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