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一法师作文素材运用】

(2015-04-21 19:24:24)
标签:

佛学

诗意

弘一

莲花

了得

分类: 高三作文素材

【弘一法师作文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湖南卷)  

()原题回放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优秀作文赏析】

惟愿此心无怨尤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庄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然我却为他拍手称赞,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与庄子同样随心所欲的还有那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魏晋名士。在那愁云惨淡的天幕下,他们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他们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生命随心绽放得如此绚烂,光耀千古。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响,那亦是嵇康内心的绝唱:“此身虽陨,此心无怨尤!”真名士,自有一派清峻超绝的风流。
  于此番炽烈壮阔的生命相反的是另一种安然,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内心的答案:“我愿意。”
  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此举令多少仰慕其才华的人唏嘘不已。然他却是无怨无悔地从心而行。“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待人”,这般偈语便是他心灵的写照。倘若他不割舍红尘纷繁事,或许会为后人留下更多璀璨的绘画与篆刻作品,但又何来他圆寂前发自肺腑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终是抵抗不了心底声声“归去来兮”!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鸿鹄之志,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
  这般安然的心底的细小满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生命仅有一次,但求随心,勿忘本心。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

 

2011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心存莲花

高三(11)班 王昱炜

我心中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一刚一柔如此交融,故,坚若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莲花。——题记

     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做人当如黄药师,你尽可顽皮,尽可邪气,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桃花岛——宁静与诗意。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用他自己方式阐释出了宁静的深意,我们仿佛看到他闲庭信步,观庭外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弘一大师虽有家国之痛,但心中仍有如莲般的宁静岛屿,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一心向佛,苦心修炼,赢得万众敬仰。试想,如果没有这种内心深处的宁静,他又怎会悟出人生的真谛呢?

    “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界上最美的情郎。仓失嘉措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般的诗意为我们诠释了一种人生新的境界。他虽叛逆,但心中仍存一朵傲气红莲,那便是他内心的诗意。如此,他问遍了佛理,他率性自然,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旅途。

    如今,我们的宁静早已不知所踪。“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正如那“庸人”般,整日为名上下奔窜,为利左右窜奔,许多人的心中早已没有了宁静,没有了那支只属于你的莲花。更何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对李白、杜甫感兴趣的越来越少,对迪奥、奥迪十分关注的越来越多,我们的诗意早已缺失,间或有“伪诗意”窜出,只能被人所耻笑,为之所痛心。远有“羊羔体”之辨,近有“文化故里”之争,内有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外有“要正面宣传”的专断……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因宁静与诗意的流失而痛心疾首!

    究其根本,还是源于我们对宁静的体会不够,对诗意的漠视与淡忘。学一学黄药师吧,为自己留一个空间,种上心中美好的莲花,换回内心的本具,是在这个社会之中不被丑化,不被欲化的根本方法。

    日本法师吉田兼好有这么一句话:“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遵循万物的宁静天道,诗意地栖居,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桃花岛。而我,甘愿为一株辛夷坞芙蓉开在世间种种圆满的规则之外,心怀宁静与诗意,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栖息在这个社会的现代人都需要一座宁静与诗意的岛屿,都应该心存莲花,活出人生的高贵与高度!

 

 

作者:张丽钧

二十文章惊海内。人们这样评价你。

对于你,我曾试图读懂,但却难以读懂。你的生命,被赋予了太多灵慧——你诗词了得,绘画了得,篆刻了得,音乐了得,戏剧了得。你怀着一颗恭肃的心,侍弄自己挚爱的文学艺术。读书、作画、弹琴之前,都要净手。你说,音乐是所有人的灵魂圣水;你第一个把光与影请到中国的画纸上;你束起腰,就能反串玛格丽特;你写的歌,我的母亲、我和我的孩子都喜欢唱……似乎随便哪碗饭你都能吃得很硬气——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你都不屑浅尝辄止。但是,39岁那年夏天,你亲手打翻了所有的饭碗——你剃度了。

我一直为你遗憾呢。

这一天,我来到你的家乡平湖。听着当地人难懂的话,忍不住要学两句——你是这乡音哺育的赤子啊。来不及去饭店放下行李,就央求司机将我载到了你的纪念馆——“东湖”粼粼波光之上的一朵硕大莲花。七片莲瓣里盛放的,就是你至丰至俭的一生了。

那在凉凉的石中“悲欣交集”着的,可是你?擎着一枝焰火般盛开的“彼岸花”,耳畔回响着《送别》那哀婉凄美的旋律,我向你致意。绕着那独特的莲花形的建筑,我一瓣一瓣地寻觅你的心踪,我一瓣一瓣地熏染你的心香。半世的潇洒,都被框在泛黄的照片中了。我看到那个为你剃度“助缘”的居士了,他的一句戏言,却被你认了真。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之后,你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了,遂想到老子的那句“能如婴儿乎”,竟毅然为自己取了新名——李婴。

就这样,你删繁就简的愿望,仿佛塘中一支荷箭,不可遏抑地挺出来,挺出来。

“代苦”,这两个字是你用朱砂写的。血一样的颜色,那么触目惊心。你说,你宁愿独自担当世间的苦;又说,为了让世人少受苦,你宁愿受尽世间所有的苦。

我难以挪步。

两万多个日子前,你说了这样一句话;两万多个日子后,我才听到你的声音。可我决意在这一帧字前当真放下些心中的苦,交由你“代”了去。我相信你不会厌烦,反会颔首。——你知道吗,当这个念头一浮上来的时候,我心中的苦,就已减了大半。

你的抚慰,即便隔了数万个日子,竟也这样奏效。

我曾在课堂上讲你的故事——为了让椅子上那肉眼看不见的小虫(或许竟是凭空想出的虫吧)免于被压得毙命,你坚持在落座前摇一摇椅子,以期让它们有机会逃走。孩子们听罢大笑起来。我眼中却蓄满了泪水……

有“代苦”之心的人,活得多么苦。“老实念佛”,过午不食,你以清瘦之躯供奉着一颗丰润禅心。如果我在这一帧血红的“代苦”面前还为你亲手打烂了一个个世俗的“饭碗”而叹惋,我就太愚钝了。

弃甜,原是你向“代苦”迈出的必然一步。

——这个叫李叔同的人,足以让所有“贪甜”的人汗颜。

挥别之后,回望粼粼波光之上那别致的莲瓣建筑,我竟然相信,莲花之下,有藕茁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