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黔灵山猕猴成灾,近亲繁殖生出痴呆猴惹是生非

(2011-08-26 11:37:45)
标签:

杂谈

http://s15/middle/88625beaxab6071816a9e&690

占山为王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阳城区西北,园内古树参天,泉清石奇,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被称为“灵猴”的黔灵山猕猴,则是同样闻名遐迩的风景。据1983年由南宁动物园调来、现任公园管理处副处长的何明会回忆,他来时这些猴子就已在山中了。“数量大概在30只左右,只是很怕人,不敢下山。”这些“山大王”们,一部分是在动物园笼舍中,趁饲养员打扫卫生,逐年零散溜出去的;另一部分来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贵州省防疫站做实验跑掉的猴子。

  后来,贵阳园林局就有了把这些猴子引下山来、吸引游客的想法。通过喂食的办法成功诱导,猴子们逐渐开始不再见到人就跑,它们下到了离步道比较近的地方。公园发现,它们果然深得游客们的喜爱。

  此后,通过有规律地喂食,改善了生活条件的猴群逐年壮大。到1996年,黔灵山猴的族群发展到了200只。到现在,这一数量继续增加到了500只以上——目前有500只、700只、1000只三种说法——总之,游客在公园里随处可见到猴子了。

  惹是生非

  猕猴作为贵阳这座城市和市民的骄傲,城市、人与猴之间有了一份非常特殊的情谊。然而,猴子也为城市带来了困扰。数量上的激增,让它们的破坏力惊人。

  黔灵山公园动物园的工程师吴忠荣发现,猴子要扯地上长的草,在猴子常呆的地方,寸草不生。它们还啃树皮、树枝、嫩芽,让一些树木死亡。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园几座山上常见的雉鸡、红腹锦鸡、鹰、相思鸟等三四十种鸟类,如今已难觅踪影。其原因就是数量众多的猴子掏鸟蛋、抓鸟吃,把鸟巢摇下树,鸟类在黔灵山难以容身。

  “原来这个季节,红色、绿色的相思鸟都挺多,在公园里叽叽喳喳;棕头鸦雀有时一群就几百只。但现在都看不见了。”何明会说,他对于猴儿们的厉害,深有体会。

  何明会还亲见过2008年一只重达30多斤的成年猪獾被一群猴子又咬又推,弄下山崖摔死。对于公园里偶尔出现的家猫,猴儿们也绝不放过,一拥而上又抓又咬,几下子就把猫弄死了。

  更为严重的是,猕猴伤人的事件逐年上升。“我看到大门口的通告,知道黔灵山的猴子很凶,所以存了包再逛公园,也不带食品和饮料。”一位重庆女游客说。

  据黔灵山公园管理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被猕猴抓伤咬伤的游客有72人;2004年被抓伤咬伤的游客共253人;2005年,抓伤咬伤人数达505人;2006年伤人727人;2007年伤人首次突破千人,达1008人;2008年伤人1341人;2009年伤人1567人;而2010年达到了创记录的1604人。

  在野生猕猴伤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了20多例。今年的头10天里,又发生了3起伤人事件。

  “我们赔付两三百元打破伤风针、狂犬疫苗,都算是轻微的。”尽管售票处在售出5元门票时代卖保费1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但游客很少买,出事了只好由公园管理方买单。去年夏天他参与处理了两起猴子滚落石头砸伤人的事件,给一个受害者赔偿了1万多,另一个受害者要求赔偿近6万元与园方无法达成一致,至今未了结,“可能会上法庭。”

  最为严重的一起伤人事件发生在2008年:一只猕猴摇下一根接近枯萎大树的树枝,掉落后将当地一名女游客头部打伤,经医治仍成为植物人。公园为此分三年赔付了近百万元。猕猴伤人带来的赔偿问题,已经成为黔灵山公园管理处的沉重负担。据园方统计,2008年公园总计赔偿了受伤游客84万元,2009年赔付了51万元,2010年突破了90万元。

据介绍,仅2011年7月31日一天,就有6名游客受伤,其中有3名小男孩。据被猴咬伤的4岁小男孩的母亲王某介绍,当天上午,她和丈夫带孩子去黔灵山公园玩,当走上小路后,游人渐少,猴子渐多。突然一只大猴子跳过来抱着孩子的左臂,很快又跳开了。瞬间孩子左手臂上已留下一圈青紫的猴牙印,鲜血直冒。

    7月17日上午9时许,父母带着8个月大宝宝游黔灵山公园,换尿布时一个黑影突然蹿出 ,一把扯下蛋蛋 顽猴一口吞下 。
    据军军的父亲介绍,他们一家去到黔灵山公园度周末。走在麒麟洞附近时,躺在婴儿车里的军军突然哭闹个不停。母亲发现是孩子尿湿了裤子,就在路边脱下了孩子的裤子。突然,一只顽猴从路旁蹿出,一把抓向了军军的下体,握在手掌中。随着军军的一阵哭叫,惊慌失措的母亲立刻用身体护住了儿子。“担心他感冒,正抓紧时间换干净的裤子。没想到这只猴子突然蹿出,速度极快的直奔孩子而来,当时想要防备根本来不及,一眨眼的功夫,猴子就伸出爪子抓住了宝宝的下体,扯出一个东西迅速放入口中后,就迅速跑回山林……”军军的母亲不愿回想此后的一幕。

http://s15/middle/88625beaxab6077499fbe&690


    和峨眉山的猴子一样,这里的猕猴爱抓人、咬人的攻击行径,对本地和外地游客造成了一定的恐惧感,许多游客已经从爱猴变成了怕猴。

  “从动物行为学角度讲,猕猴伤人并不全是它的过错。”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谢家骅认为,猴子多数的过激行为源于游客的刺激。猕猴虽然生性好斗,却极少主动攻击人类,公园里的猕猴伤人事件中,绝大多数是两种情况导致的:游客作出喂食动作,却又三番五次将食物收回,惹得猕猴不耐烦,于是伸出爪子抢夺食物,不慎抓伤游客;游客用棍子或其他物品故意逗弄猕猴,以及大声恐吓猕猴,引起猕猴反感,往往转而攻击旁边较为弱势的游客,如女子、小孩等。

  还有两个来自猕猴自身的原因:被猴王驱逐出猴群的孤猴大都性情孤僻,脾气暴躁,一旦遭到游人挑逗,往往奋起攻击;每年的4月底至8月,是猕猴的生育哺乳期,母猴和猴王为保护幼猴,会变得十分警觉,一旦感到游客对其子女构成威胁,也可能暴起伤人。

http://s14/middle/88625beaxab607ca4caed&690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罗蓉认为,按照“在高大的灌木丛地区每平方公里可容纳野生猕猴生存”的数量计算,黔灵山公园的猕猴应在150只左右为宜。贵州师范大学针对黔灵山猕猴生存状况的一项调查表明,野生食物仅够猕猴吃5个月,剩下7个月都要靠公园或游客喂食,生态环境的承载已严重超标。目前公园内已分为5个猴群,由于地盘太小,领地产生重叠,相互为争夺食物、地位和繁殖权大打出手,这也对游客极为不利。

  种群内竞争加剧的另一个恶果是:经常造成个体间的伤害、残疾乃至死亡。这些猴子大多是被同类打伤、摔下树木、岩石致残的,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有的瞎了一只眼。“这些猴子都是从最初的30来只猴子中繁衍而来,没有进行基因优化。它们有的出现了体力下降的问题,有的出现了智力下降的问题。”

  在麒麟洞附近还看到了另一只不一样的成年猴“残残”。它的两前肢均只有两指。有游人特意给它喂食。“残残”在吃人给的食物时显得非常紧张,狼吞虎咽又东张西望,深怕被其它猴抢走。猴群“近亲繁殖”愈演愈烈,对于种群的进化十分不利。

    在自然环境中,猴子因天敌和食物的限制,得以保持一个合理的种群数量。而黔灵山的猴子一无天敌,二无食物危机,生育能力增强,以至现在猴满为患,由于密度太大,难以容纳,黔灵山的很多猴子跑出了公园,四处扰民。在贵阳媒体刊播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猴子在六广门、大十字广场等市中心的车行道上坐着大摇大摆讨东西吃、飞檐走壁进入居民家、校园、医院等搞破坏等新闻。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专家曾建议适当减少猕猴数量,当时未采纳。为了控制猕猴暴增,早在2000年,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就使用软网和笼子,擒获了70多只,送至合法饲养场。这减缓了猴群的增长速度。2009年,园方经贵阳市林业绿化局和贵州省林业厅批准,打算再次控制猴群数量,抓捕50只猕猴。

  不料,贴出公告以后,园方的行动招致了一些市民的反对,20多位市民扯下公告,去往贵阳市政府和贵州省政府抗议,要求立即停止抓捕猕猴的行动。一些常年喂猴的市民甚至将铁笼撬开,放走猕猴。

  “这些市民都是天天或者经常来喂猴的,他们认为猴子是野生的,我们公园管理部门无权决定这些猴子的去向。”何明会说,其实有很多北方的动物园以及饲养场都找该公园要过猴子,但这一可控制种群数量的两全其美的办法皆因“喂猴人士”的阻挠而搁浅。

  “我个人认为,这些喂猴人士对猴子的喜爱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就像这些猴子是他们家养的宠物。”何明会说,这些人根本不管猴群数量的控制对猴群自身的生存是否有利,对公园的生态恢复是否有利,对游客的安全是否有利。“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其它小动物还能生存繁衍,植被不被破坏,人、猴、环境能真正协调发展,而不是猴群独大。”

http://s5/middle/88625beaxab607a940234&690

  解决之道

  喂猴人士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黔灵山猕猴保护委员会”。66岁的曾婆婆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她每天拉着一个两轮小车,上面是一个大的塑料筐,还垒着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包。她的到来,受到了一个群猴的包围欢迎。曾婆婆就拿出椪柑、冰糖柑、番薯、苹果、鸭梨、香蕉给猴群分食。

  曾婆婆是退休工人,每个月退休金1000多元,主要就拿来买了猴食品。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不时给她些钱,她也都帮补了进来。为节约开支,她常去五里冲批发市场买水果,或者买价格较低的残次品。有游客说,看到曾婆婆有时一天要来喂食两趟,上午、下午各一趟。“不知道她家是不是特别有钱。”

  曾婆婆指责公园不给猴群喂食,“这是野生的,动物园里(关着)那些(猴子)才是公园养的——看他们把那些猴子都养成了啥样”;吴爷爷则称公园偷走了猴王,并要将猕猴高价卖到外地,让猴脑当作美食送上餐桌。

  据了解,贵州省林业厅、贵阳市林业绿化局等部门经多次召开论证会,认为黔灵山公园内的猕猴不应该超过200只,且明确反对市民和游客给猕猴喂食。黔灵山公园也有数十处告示,明示游人不要喂食,不要接近猕猴。

  跟猕猴过于亲密,有什么危害吗?贵州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汉彬说:危害极大。“人与猴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99%相同,人所能得的病,猕猴也能得,即人畜共患病。经常与猕猴近距离接触、喂食,把猴子当自己孩子的市民,总会以为人畜共患病是危言耸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