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不要“帮”小朋友维护自己的权益?

(2013-04-24 00:08:03)
标签:

3岁4个月

育儿

分类: 分享

    先声明,我们的心得可能并非普遍,这些只是小豆家对于豆同学的考虑。豆家是大龄父母,本就容易比年轻父母对孩子关注更多;而且豆妈一直倾向于,所谓的新派放养不是放手,那绝对是精心规划之后的“放养”。    

 

    言归正传。原来,豆家也是一直倾向于本着“小朋友的事情小朋友自己解决”的原则,小朋友之间的纠纷或者遇到的麻烦,让小朋友独立处理!不怎么加以干涉,而且原来的大部分情况下,此原则也基本有效!

    不过呢,随着豆同学长大,这条原则的内容开始调整啦。源于几种情况:

 

一、面对的对象不同了

一、两岁以前,豆主要接触到的小朋友来源特征明显:

1、  知根知底的小朋友,比如家里的哥哥姐姐妹妹,豆豆的超级粉丝邻居家哥哥,或者妈妈好朋友家的小朋友什么的。孩子们本身就活健康开朗,比小豆大的对小豆爱护有加,比小豆还小的,那还是吃奶娃娃更干不了啥事啦,所以当然不用担心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啦。

2、  没什么危害能力的小朋友,比如早教课程班上的小朋友,基本同龄都是小小孩,没什么杀伤力,又都是在教室这样特定环境下,当然安全也不成问题。

 而现在呢,豆同学的运动能力、独立性都一天天增强,活动范围变大,相应环境的安全性越来越不可控,遇到的,可能是友好开朗宝宝,也可能是确实既有攻击性又有攻击能力的小孩啦。

  

二、语言赶不上动作的发展

三岁左右这个年纪,确实,语言发展越来越精细,描述越来越准确,主动思考之外还开始能触类旁通。

举个例子,豆妈晚饭坚拒了姥爷让“再多吃!”要求(话说天下的爹娘都一样啊,明知道健康比胖更重要,可是,见到自己娃吃的多就是本能的高兴啊!哪怕豆妈这么大年纪到了,姥姥姥爷也照样!哈哈),理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不然会长胖的!

旁听的小豆思考后,问:不然就会像爸爸那么胖是吗?然后自己得出结论:爸爸就是没控制好!哈哈。

不过,对于3岁小妞来说,着急的时候,语言就没那么有条有理啦,于是,遇到紧急不如意情况时,经常就本能尖叫!我们要是保持任由小豆自己解决,小人能不停尖叫下去! 

那怎么办呢?

这点上,我们开始介入提供帮助。。。。不是在现场的干预,更多是平时反复灌输。

平常时,逐渐反复告诉小豆:语言比发脾气更有力量!要清楚的说出来你想要做什么!


正好有次借着“别摸我”那套书,跟小豆说:如果你遇到有人做你不喜欢的事,可以大声说:不要!停下!我不喜欢!

豆同学貌似记住了,而且马上小豆就活学活用啦。居然是用在了对付豆爸爸!哈哈。

第二天,在奶奶家,小豆在客厅吹泡泡正带劲,豆爸进来突然一把抱起娃就走,豆爸是典型的那种娃爹想起来就亲热不分时机的类型。

可是打断了小妞正玩的兴高采烈的项目!豆同学很不满意!使劲踢打挣扎!

当然挣不出豆爸的魔爪熊抱啦!

突然,豆同学就开始大喊:停下!停下!停下!

声音之响亮!态度之坚决!哈哈,把豆爸都吓了一跳!赶紧把豆同学放下啦!

旁观的豆妈惊讶不已,连忙抱着豆同学肯定:说的真棒真清楚!

 

不过再说点题外话,语言也并不总是有保障的。

有次和小豆闲聊,问,要是陌生人问你,叫什么住那里,你说不说?豆同学很明白:不!

那要是陌生人一直问一直跟着你怎么办?

豆同学大声说:别理我!

哈哈。这个可爱的回答!让我们笑之余,细想了下,其实,给小朋友设想再多的情景,实际情景还是更复杂多样的!小朋友没有独立的能力以前,安全还是要靠大人,杜绝出现危险的环境!就好像前些天网络上那个感动了民警的5岁小女孩,无论如何,5岁小孩让她独自外出,就是给了风险一次机会啊!

这点上豆爸做的很好很到位。比如,最近看地震相关信息,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为了防止家具倾倒造成的伤害,高而薄的家具最好上端固定在墙上,比如日本常见的用L型条固定,不想在墙上打洞的至少也在家具的底下两个外角用垫片垫起来!

豆妈看的心悦诚服,推荐给豆爸!豆爸推荐向来粗心大意的豆妈看下家里的家具下面是什么。。。。人家豆爸早就那么做啦!

  

三、新情况出现了

    豆同学一直是阳光开朗的小孩,亲友中被广夸“阳光宝宝”,既不打滚耍赖,也从不和人动手。

但是,3岁4个月时,豆同学也有了生平,第一次打架!

 

清明小假期,和豆在波罗峪玩,广场上遇到姐弟俩儿,仨小孩开始一起骑自行车。

 

姐姐5岁,弟弟和豆一般大;

于是,从速度上,当然是小姐姐一马当先;

弟弟虽然和豆年龄一样,可是,除了个子不如豆高之外,那天的座驾还很不得力!轮胎都没气啦,眼瞅着那辆小车骑起来都咯噔咯噔的。。。(后来发现那天豆同学的车胎其实也气不足哈),于是遥遥被豆和小姐姐落在后面!

可是,小男孩决不服输!指着豆同学,喊:我快!她最慢!我快!她最慢!

咱家豆,那可是也有股小清新的认真劲儿啊,何况确实是领先,

于是对喊:我快!我快!你最慢!

 

小男孩着急起来,伸手拍打了小豆的后背,

不过一没多大力气,二来看豆同学自己也不以为意,

我们就只旁观没干涉,当然看得好笑!

然后,小姐姐站出来主持公道,对弟弟说:我最快!她有点快!你最慢!

 

来回骑了几趟,突然远远看见,小豆和那小男孩,两人面对面,劈里啪啦厮打起来啦!

小豆本身就比男孩高,两只小手快速招呼!气势很不输人!

 

于是,两边家长赶紧上前,分开小朋友,

豆和小男孩还在各自重申:我快!我快!

 

当时,我们也没对小豆做什么开导或者过多询问,因为倆小孩第一都没受伤!也都没委屈的哭!更没记仇!转眼倆小孩又跟着有姐姐范儿的小姑娘,撒丫子跑追风筝等等玩别的去啦!

 

不过,事后回家车上,跟豆闲聊时,又回顾了下这次打架。

问豆:为什么和小朋友打起来啊?

豆依然有点愤愤不平:我骑得快!可是他说他快!

问豆:那你就打他妈?

豆:嗯!

问豆:打完了以后,他还说他快吗?

豆:说。。

问豆:那你觉得打有用吗?

豆同学:。。。。。。。

 

虽然,豆爸当时从旁的插话是:有用!

虽然,豆妈回家跟姥姥姥爷汇报的时候也是说,恩,咱家小豆的表现豆妈很满意啊;从来没和人动手,结果打起架来气势很不输人啊!

虽然,姥姥也是说:谁打你,就打他!

 

不过,总而言之,回顾这生平中第一次打架事件,有几个值得记一下的:

1、首先,如果真的是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的打架,比如场地环境有危险、小朋友手里有工具、双方体格相差太多,那我们绝对会第一时间干涉,保护不受身体伤害;

2、本次争执,豆小妞值得肯定的是,知道表达出自己感受,并敢于争取维护自己权益。

3、但是动手打架,决不应该被鼓励成为第一位的解决问题方式。下次面对的可能是更高更强的对手,解决不成自己可能反受其伤!

4、让小朋友思考下什么解决方式更好,还是有必要的。虽然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成年人照样可能处理不好。

5、小朋友的打架行为也是相互激发的。第一次小男孩拍打小豆,豆同学并未还手;估计是后来又反复有拍打,终于也激起小豆还手开打!和小男孩妈妈聊起时也说,男孩至今未上幼儿园,因为上哪都和人打架!

6、即使不会造成身体伤害,小朋友的心理也是咱要想法关注的。。。见招拆招,还是很有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