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C""信贷工厂"——两类风控模式优缺点对比!(没有比这更全的了)

(2017-09-11 13:27:19)
分类: 行业动态

"IPC""信贷工厂"——两类风控模式优缺点对比!(没有比这更全的了)

作者 |安宁

出品 | 信贷风险管理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信贷风险管理”(微信公众号)

中小企业具有轻资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偏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困难,但是中小企业数量多、范围广的特点,如果能在把握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基础上开展信贷及其他金融业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目前小贷业务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主流银行来看小贷业务发展的风控模式主要分为两类,IPC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


一、IPC模式


IPC模式主要来源于德国邮储银行,该模式重视实地调查和信息验证,主要通过对客户经理调查走访、信息交叉验证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客户经理辨别虚假信息能力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从而防范信用风险。其核心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考察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二是衡量借款人的偿贷意愿;三是公司内部操作风险的控制。每个部分IPC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IPC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风险把控的侧重点在于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以及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来决定是否放贷,而不是根据客户资产价值评估决定。主要代表银行为包商银行。


1、IPC技术模式优点


1、专注于纯粹贷款,微贷客户本身贷款较少,客户挪用贷款可能性较小。客户经理逐笔调查,精力比较集中。


2、客户经理全程参与,客户经理从贷前决策到贷后管理全程跟踪,对客户的了解程度较高,信息对称程度高不易发生欺诈风险。


3、根据客户不同的资质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利润回报率较高。


4、贷款较为灵活。


2、IPC技术模式缺点


1、采用单户调查和分析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经理到信贷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上。


2、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不利于锁定客户。


3、逐笔操作,对客户的走访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较快的放款时间也要3、5天,效率较低,业务规模增速较慢。


4、决策过于依赖信贷员的判断,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二、信贷工厂模式


信贷工厂模式又称淡马锡模式,是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像工厂制造标准化产品一样对信贷业务进行批量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银行以“流水线”作业方式集中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及风险控制。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划分为营销、业务申报、审批、放款、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等环节,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每个生产流程都有专人负责、随时监督预警,并对问题贷款采取软回收、信用恢复或者清收处置等手段。信用工厂模式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批量管理。主要的代表银行为平安银行。


1信贷工厂模式优点


1、信贷工厂模式下,作业被切割成最小单元,每个参与人员都能熟练的从事岗位职责范围内工作。也因此责任可以追究到个人。


2、由于个人负责的工作领域极度细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便于开展规模化效应,从而提高利润。


3、在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对于同一笔业务,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交叉验证,有效的遵循“四眼法则”。


4、客户录入,根据系统的评分卡自动审批,客户经理也可以通过客户评分卡分数分析适应银行风险偏好,在选择业务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成单率也较高。


5、异地客户可依照系统审批处理,审批时间快,有利于迅速的抢占市场。


2信贷工厂模式缺点


1、金融机构开展信贷工厂模式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包括平台的搭建、客户评分模型的开发或者其他针对性的研发。


2、需要的岗位较多,人员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3、信贷工厂模式不能做到对每位客户精细的审查,恶意逃债等使其风险增加,风险的监控能力以及坏账的处理要求较高。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IPC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对比表格:


 

指标

IPC模式

信贷工厂模式

1、参与工作人员数量

2、单笔业务审批时间

3-5

几小时之内

3、对经办人员要求

4、经办人员参与度

5、信息对称程度

6、信任度

低,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高,四眼法则执行

7、风险识别

依靠人的判断

依靠系统规则判断

8、对平台要求

9、标准化程度

10、业务拓展速度


四、信贷工厂模式探讨


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可以发现,信贷工厂模式在展业速度、业务规模的拓展及审批效率方面有着IPC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目前市场上很多金融机构采用信贷工厂的审批模式,但是信贷工厂模式的呆坏账规模也较IPC模式坏账规模大,笔者在此对信贷工厂模式的风险控制方面做了几点简单的思考。


1、技术层面


1、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开拓不同的产品模型,不同产品的进件条件、调查表格、贷后检查内容、风险控制要点实现差异化。


2、通过征集人行征信数据、司法社保税务等系统数据、电商数据其其他平台上数据来构建反欺诈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客户评分卡系统。


3、根据新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来制定线上业务的电子合同相关问题,同时实现客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2、组织方面


1、加强金融机构的体系建设,整合小贷经营的管理职能。


2、设立小贷业务专业的风控团队,完善组织架构。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来保证信贷调查的真实性、完整性,弥补评分卡模型的不足之处。


3、贷后管理要做到分散化和实时化,通过对小微企业客户的结算量,存贷比等指标进行动态检测,跟踪下款的落实情况,提前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有限的补救措施。与专门的清收机构合作回收逾期贷款。


参考文献:

[1杨树.中小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模式研究J.海南金融 201511):7376

[2林春山.“ 信贷工厂” 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J.新金融 200910):5153

[3宋徐徐 许丁.软信息收集在中小企业贷款“ 信贷工厂” 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J]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信贷风险管理”(微信公众号)http://s4/mw690/002uNlX9zy796ZcaQTh03&690(简介:我们专注信贷领域,27万用户关注,创办宗旨是为了满足信贷人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完善自我的需求,内容涉及银行、小贷公司、担保、民间借贷、P2P网贷等热门领域,用户包括高管、客户经理、风控、法务等,每日分享行业资讯、业务知识和法律实务文章,内容实操、实战、实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