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玲的空间
罗玲的空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77
  • 关注人气:11,0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到这些,宝宝上幼儿园妥妥滴~~

(2016-05-03 12:53:52)
标签:

教育

育儿

文化

健康

情感

分类: 教育
随着3月开学季的到来,许多宝爸宝妈又开始犯愁了,适龄的小宝宝怎么选幼儿园?已经入园的宝宝们不爱去怎么办?“幼儿园”成了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下面给您一些建议和几种小办法,希望帮到您解决孩子上幼儿园的一些问题。

 

如何选择幼儿园?

实地看。家 长们为孩子选幼儿园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给出意见,家长一方面要综合这些意见,一方面一定要实地到幼儿园去看。在硬件上,幼儿园的室内和户外设施是否符 合孩子的需求、是否安全;看幼儿园管理是否正规;看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状态如何?是否多数都很开心、满意;看老师是否具备专业素质、是否有爱心;多跟老师 聊聊天,了解幼儿园的理念是否与自己的相近;另外多关注一些细节,有必要的话可以多去几次,多看几家,综合比较、选择。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JpsibqicMXTwHfgIkB8N0tgoJyaZ5kJwAibMTQia4Vow4Yt76U3qFUT9dERTGOAaOHqrUEuukcbrmMZg/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JpsibqicMXTwHfgIkB8N0tgocwwMPjl0MefBplricBZToZqeYCWxWib5o2thRy2AlNicicuOlicz9lPBZCA/0?wx_fmt=png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已经入园了,可有时候不爱去怎么办?

以攻为守,主动出击。上幼儿园的破窗效应:去得越晚,孩子越磨蹭。你要是带孩子起个早,去得早,他比谁跑得都快。所以好办法是,跟孩子说:“今天我们第一个到好不好?”逐渐提早些起床,在床上给他留出一些亲昵玩的时间。起床后,跟他玩军事训练的游戏、比赛。可以把闹钟放那,看着闹钟比赛。有些事比如穿衣刷牙你俩分头做,是比赛也是给他留空间。

睡前留件好玩的事早上做,留个好东西在客厅或约好早晨去附近转一圈或在外面玩个什么游戏。去幼儿园,可以走条不同的路线,让孩子有新鲜感,或者让孩子路上自己拽个玩具车走,这样孩子就是主动的,就有力量。另外我建议,只要距离不是特别远,尽量跟孩子一起走去,而不是坐车。这样,孩子有机会在户外活动一会儿。身体的运动和新鲜的空气,都会给他带来好心情。

对妈妈特别依恋的宝宝,可以给他带个小东西去幼儿园比如一个小头花、一副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画、一张写着祝福的字条,告诉宝贝这些代表宝宝和妈妈之间的纽带,看到它就感觉到妈妈就在身边。

鼓励孩子分享:可以在家学一首歌、一个故事,唱给、讲给小朋友们听;也可以带一本书到幼儿园,或者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带些小零食放学后与小朋友们分享。鼓励孩子帮助老师、小朋友们做事,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比如带一盆花放在教室里……这都会帮助孩子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增强他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JpsibqicMXTwHfgIkB8N0tgoaicubusyhQxRQg9gt5WsaNNWHDfCFzygibW7zWclia5ej3o6icc0M6szGQ/0?wx_fmt=png

其他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小办法:

1.想办法增强孩子和老师和小朋友的纽带,比如约小朋友一起去幼儿园;放学后约小朋友一起玩;2.接纳孩子情绪,客观说在家和上幼儿园各有什么利弊。3.放学时多和孩子讨论在幼儿园的开心事。4.可以在家和孩子玩幼儿园的游戏,让孩子当老师,或者让他用自己的玩偶玩,这既是情绪疏导,也可以帮助家长对他有更多了解。

在幼儿园午睡困难怎能么办?

很多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是因为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对于午睡困难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入园前几个月,逐渐把作息时间调整到跟幼儿园的时间一致。入园后,可以逐渐在早上提早叫醒孩子,这样在中午才会有睡意。

分享曾经帮我的孩子午睡的两个小事例:

我在早晨叫醒孩子起床时,和她玩过一个游戏。我像魔法师一样用手比划着,说:“现在我要把你的觉拿出来了,然后在中午给你发去,你到时一定要接好啊,这样你午睡就能睡着了。”她当时觉得很好玩,还认真地提醒我,一定别发错了,别发给别的小朋友了!

女儿也教我她在幼儿园睡觉的方法:默念几条:闭上眼睛、身体不动、憋住哈欠(问为啥,她说打哈欠就得揉眼睛)……最后,想象一大块胶把身体全粘住。就差不多了。如果还没睡着,就在心里讲一两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我很惊讶,她说这方法她从小班就开始用了!

这 些小办法不一定对每个孩子都有用。但是希望您能得到启发,和孩子一起玩出新花样。在幼儿园午睡,虽然很多孩子不太喜欢,但其实这也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情。有 这样的环境,要求孩子安静休息,这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可以帮他们恢复精力。对于幼儿,学习如何让自己安静下来,这也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功课。家长可以平 时在家里,也带领孩子玩一些需要他静一会的游戏,比如,看谁保持不动时间最长、闭眼想象自己在一个最美的环境里飘荡、想象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或小飞机,随 便什么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你的身体各部分逐个加油添加能量……这些练习,都要用有趣的方式、在孩子喜欢的情况下去做。

通常,随着孩子对幼儿园逐渐熟悉起来,他们开始在心里真正接纳了幼儿园的生活,这时,多数孩子都会习惯午睡了。如果孩子对午睡过于排斥,影响了正常上幼儿园和其他生活,那么家长或者和老师沟通,允许他安静地看书,或者请家人午休时接回来一会。

https://mmbiz.qlogo.cn/mmbiz/lxubUbic6XSWpouQZRrYsibvnsnS3qXiaPv51QFMggTP2gRG3e6ZS0tcAjufmicDo7LxPWFib04npicyHFFJ8UZ1deSQ/0?wx_fmt=png

当然,这些都只是在孩子已经入园时,家长所能做的事情。

孩子入园,这对他们来说,是生活方式的一个巨大变化,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阶段。孩子适应得如何,更多取决于我们在这之前的三年里,究竟是如何教养的。如果家长跟孩子有安全的依恋关系,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生活自理等能力,也给了孩子机会,跟不同的家人和小朋友接触,那么,他就会用更短的时间喜欢上幼儿园的。

这里要特别提醒——面对孩子入园,妈妈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集体生活,这是大部分三岁的孩子都能承受的一个变化,是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新的收获和乐趣的一件事情。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JpsibqicMXTwHfgIkB8N0tgojicCdXOic02X2JN32yiaF9sbHibUElgFoZRKDFpU0l3WOWxqIFPvWBYHJA/0?wx_fmt=png

小结

家长首先要认真选择幼儿园,要挑选正规、便利,老师有基本专业素养、有爱心,教学理念让我们认同的幼儿园。选择好了,决定了,当我们送孩子去时,我们就要更多地付诸信任,而不是处处担心和猜疑。家长的这种信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支持和力量。孩子感受到您的信任,他才会更积极地去尝试融入这个集体。

除了信任,家长也要跟老师多沟通、尽快熟悉起来,孩子看到家长和老师熟悉的关系,也会感到更加安全。对于老师合理的要求和规则,我们尽量多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解释,帮他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感到孩子被压抑拘束了,给孩子传达了自怜和抱怨的情绪。

家长要有能力,从眼下孩子的哭闹和眼泪中跳出来,看到未来孩子将在这里获得的种种成长和快乐这样我们才能对老师和幼儿园怀有支持和感激的心情,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盼。

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JpsibqicMXTwHfgIkB8N0tgoibfUAnMuaCQN1MmZ1dNt1zhfwOZf9m7a3ibDQ73KBQfMEiavx9boFHZxg/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lxubUbic6XSWyZtkUGQwfkicDgeZ6jnuDFsRJmfzEXz22qhZYCX9cbvsS4bfM46M7HpqPd38UH2P6x5lwLqHfD1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KPJwXIDKtT7JWQcKTL7FIOYpIPG0Cmb2Pqs9vIwITJxVMunohflN4JyEdZJ77XHLpFouIoGjTCSQ/640?wx_fmt=png

我的新书正在热销,感谢粉丝的耐心等待和热心支持,希望我的书能够继续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玲

https://mmbiz.qlogo.cn/mmbiz/Hbe9cry5BRLXIJzxcOaFmQLvayUB0nQkFwJ9HhNSCgkFERTgDsoB03v6ibWTMia3VBfRgnicZPUUr7oJ1FnDpzdyQ/640?wx_fmt=jpeg

罗玲的空间- 妈妈们温暖的加油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