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卫工夫妇25年“以街为家”

(2019-04-29 21:32:43)
标签:

杂谈

环卫工夫妇25年“以街为家”

郑尚洪和李德容夫妻二人打扫街道。周舸 摄

环卫工夫妇25年“以街为家”

打扫完街道,夫妻二人相视而笑。周舸 摄

凌晨4点,天地还是一抹黑,空空荡荡的街道上,传来几声“唰唰”的声音,郑尚洪和李德容扛着大扫帚,在大马路上扫起来。

“扫了20多年啦。”郑尚洪扫了满满一箩筐的树叶,停下来轻声说道。

郑尚洪、李德容是一对夫妇,同时也是来自重庆九龙坡区文化三村的环卫工人,从1994年开始,两人从四川泸州来到这里,一干就是25年。

“得抓紧,不然天快亮了。”李德容拿着簸箕,从不远处急步走来。

每天凌晨,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夫妇俩却已开始一天的工作。郑尚洪说,除了吃饭、中午休息一会,他们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半。一般情况下,两三天就能用坏一个扫帚,下雨时,一个上午就坏了,出门需要带两个扫帚。

夫妇俩负责400余户居民的环卫工作,每天需要上楼提取垃圾。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大都属于工厂职工,他们俩原来也是工厂聘用人员。

这些年,谢家湾的发展日新月异,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了。“街上建了爱心驿站,为我们提供热水和临时休息场所。”郑尚洪说。

除了基础设施,社会风尚也在悄然变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了,街道更整洁干净,“我们也更可以轻松一些了!”李德容说。

在九龙坡区,像郑尚洪夫妇这样的环卫工人共有4100多名,2018年清运全区生活垃圾40余万吨。

25年过去,居民口中的“小李”变成了“老李”,但亲切感丝毫没减。郑尚洪夫妇与每户居民都认识,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郑尚洪读过高中,偶尔还和社区老人侃侃历史,居民有时会送一些菜给他们。“社区就是家,一定要干净,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感觉最温暖的,是下雨时,会有居民给我们送来雨伞……”李德容说。

谈及未来,“希望大家多一些尊重、理解……”郑尚洪还有两个愿望:一是老母亲健康长寿,全家健康;二是乘坐一次高铁,“体验一下一小时跑350公里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