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编者按:福建省漳浦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海洋大县 、资源大县、新兴临港工业县,下辖21个乡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漳浦县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各乡镇也是各显身手,亮点纷呈。让我们一起走进漳浦,感受乡村振兴的律动。
人民网漳州4月29日电 走进漳浦县佛昙镇的福建森海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企业正在抓紧加工养殖暗纹东方鲀冻品、保鲜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
2018年,该企业率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考核验收,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暗纹东方鲀养殖、加工“双备案”的企业,获得“鱼源基地”和“养殖河鲀加工企业”证书,并于2018年10月开始加工生产。
今年开春,漳浦县委副书记简洪坤等县领导到佛昙镇调研河鲀产业发展,提出要“让产品走出去”。佛昙镇主要领导也建议企业要到外地主动推介河鲀。受此启发,公司经理、也是佛昙镇河豚协会会长的戴云峰想到一妙招: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佛昙河鲀文化之旅。
今年元宵过后,戴云峰分别到南靖、诏安、清流、泉州开展佛昙河鲀文化之旅。带上上百斤的养殖河鲀、配料和锅,还有相关养殖河鲀鱼的证书资质,他拖着笨重的行李出发。每到一处,戴云峰走家串户,看哪家酒店、饭店,甚至是大排档生意好,他就主动登门拜访,推介佛昙养殖河鲀。养殖河鲀虽然味美,但是否有毒成为人们最大的疑虑。
为此,戴云峰在省海洋与渔业部门指导下,把每条加工好的养殖暗纹东方鲀产品信息上传至福建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一品一码”全程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的二维码,可以直接查看到该养殖暗纹东方鲀产品的产地、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信息,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并且,戴云峰的养殖河鲀产品经过严格检验,还在今年2月获准进入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厦门。
当地人看到戴云峰的河鲀获得国家资质认证和如此严格的管理过程,打消了种种疑虑。为了让人们更加放心,戴云峰还亲自下厨示范整个过程,煮了两道最经典的养殖河鲀菜肴:红烧河鲀和河鲀汤。每次做好后,戴云峰总是自己先吃,再请大家品尝,让大家彻底放心。这招立竿见影,养殖河鲀的鲜美味道赢得当地人的喜爱,都夸这“天下第一鲜”果然名不虚传。在戴云峰去过的许多地方,八成以上的客户当场就下了订单。
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靖土楼风景区,戴云峰与多家餐馆、酒店达成养殖暗纹东方鲀产品供货协议,在当地美食文化“四菜一汤”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道“河鲀鲜”。戴云峰尝试着把养殖河鲀融入当地的旅游美食文化,不断扩大佛昙河鲀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现在,不少地方还主动邀请他到当地推介养殖河鲀,交流养殖河鲀产业发展。戴云峰表示,准备在走完本省各地后,到省外继续河鲀文化之旅。
今年以来,随着戴云峰的推介,公司养殖河鲀订单月增长20%以上,预计全年加工养殖暗纹东方鲀150吨,产值2700万元。而去年,公司共加工养殖暗纹东方鲀32吨,销售成品25吨,产值仅400多万元。
戴云峰的养殖河鲀产品味美,除了管理安全严格外,还有一个小密招:生态养殖,采用河鲀、对虾、花蛤混养模式。该立体养殖模式运用生态学原理,河鲀可以吃掉老弱病残的对虾,净化水质,促进养殖品质;同时,鱼虾饵料的残渣又被底层的花蛤吸收,从而提高暗纹东方鲀、对虾和花蛤的存活率、生长质量和最佳产量,从而提高整个养殖系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此外,公司还通过养殖河鲀研发出具有抗痘、抗皱等功能的“鲀之吻”美容护肤产品及河鲀酒等衍生产品,受到市场好评。
河鲀养殖是新兴产业,被福建省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十大超百亿全产业链的特色品种之一。佛昙镇拥有河鲀水产养殖面积约4万亩,年产量河鲀近3000吨,是省内河鲀育苗量最多、养殖面积、产量最大的地区。
戴云峰希望,通过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佛昙河鲀,并带动整个佛昙河鲀产业发展。(柯国伟)
《乡村振兴看漳浦》系列:
漳浦赤土乡:光伏 农业 “一地三用”产值增加三四倍
(责编:林东晓、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