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提起输电运维管理,输电线路跳闸率是最能直观反映运维成效的一个数据。在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2018年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率比2017年降低了34%,成效显著。这背后,是该局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的核心思想融入到输电运维管理提升工作中,通过“人巡 机巡”精准巡检模式全面辨识外部隐患,建立外部风险可视化管理视图,多措并举防控设备风险,从而实现了超前控制运行风险。
“人巡 机巡” 实现精准巡检
“启动操作手柄开关、飞机自检无异常,无人机已连接,GPS信号良好,具备起飞条件,准备起飞。”4月23日,在一阵螺旋桨的轰鸣声中,随着一架小型无人机在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员工吴明的遥控操作下缓缓升空,对110千伏启龙线路的防鸟害巡视任务开始了。
在作业的间隙,吴明高兴地说:“无人机通过实时拍照回传,可对输电线路杆塔上的缺陷、通道隐患进行快速精确核查,特别是在各种险要复杂地形情况下能安全、高效地执行巡视任务。因此,无人机相比人工巡视,减轻了我们运维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巡视的人身风险。”
贵港供电局自2016年3月开始使用无人机巡线以来,有序推进无人机、直升机、在线监测及人工相互协同巡检作业,建成“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差异化巡检模式。目前,该局已经开展无人机巡线3500余架次,输电线路7000余公里。无人机巡线,迅速发现缺陷,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提高了线路运维水平,助力线路精益管理,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不只是巡线,无人机在故障排查、防山火、防鸟害等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全面辨识线路风险 实现风险可视化
贵港供电局基于离线卫星地图建立可视化危害分布图,基于航拍影像的线路可视化台账为运维工作提供了精准、直观的数据支撑。
该局将输电线路缺陷、防山火部位、易塌方部位、鸟害、通道树木和违章建筑等信息录入卫星地图系统中,与输电线路杆塔、路径图相结合,形成输电线路风险分布图,提高了输电运维的针对性。
有了这张外部危害可视化分布图,该局输电运维人员开展作业前可以“成竹在胸”。输电运维三班班长陆仲生说:“我们在开展每一次运维作业前,都会提前了解作业地段存在的外部风险,进而在作业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甚至小到运维工具的选择,我们都有清晰地判断。”
吴明是2017年入企新员工,在师傅的指导下,很快成为了输电运维的骨干。“当我发现有这么一张图,如获至宝。这浓缩了许多前辈的经验和精华,我熟悉了它,就等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我的‘对手’,工作时就不会再盲目。”
科技助力 精益创新 成就破解风险“神器”
借助科技手段,贵港供电局为提高输电运维水平添砖加瓦。
为了做好防山火工作,该局在开展山火特巡特维、防火割草、装设防山火宣传牌的基础上,安装了一批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今年清明节期间,该局及时发现并成功控制了1起山火。
此外,该局还应用无人机喷火设备多次开展带电清除线路异物作业,不但减少输电线路紧急停运次数,而且有效避免了登杆作业的风险。
一直以来,贵港供电局有着良好的职创氛围。众多的创新工作室成为各类发明创新的“富矿”,仅国家专利就有89项,而在输电运维领域,也不乏“藏龙卧虎”之能人。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获得了一项又一项专利,成为破解作业风险的“神器”。
仅在防鸟害方面,该局就研究防鸟刺装置、超声波装置、防鸟风车装置、大伞群合成绝缘子、绝缘挡板、人工鸟巢等多种方式结合的防鸟害措施,共完成了17条110千伏至220千伏线路912处防鸟害装置,减少鸟害隐患,使得2018年鸟害导致的跳闸率下降至目前的10%。(黄丽蓉 何琨才 林登旅)
来源:贵港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