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庆源:大山深处人未识



婺源的庆源,其光芒,被前方顶着最美油菜花梯田的江岭,给遮蔽,给吸走了人气。留给庆源的,才有清泉石上流、溪山照人影、草长兼莺飞、薄雾锁梯田的纯天然架势。那是一种不挣扎,不用力,心平气和的美。江南的情调,被大自然之手,不经意地轻拢慢捻抹复挑,撩拨出了氛围。这样的田园画风,我以为,值得将其锁定为年度必行。
与这样的氛围,最是性情相见。无目的地,眼神散淡地行走着,不知不觉就成了走路喜欢闻花香的雅芳女子,美加净女子,人仿佛有种要绽放的感觉。遇到水面,也能当个镜子,孤芳自赏片刻,试问小草,俺是否现世惊艳?不对,俺应该说相视惊艳!穿上适合自己的衣裳,朝着自爱的方向走,便是好看。
情绪一提升,便晃荡了木桶,轻盈了步伐。没人的时候,还想唱个小曲,给走路伴奏。“匆匆那年”,只记得天山童姥菲姐深情款款的那句歌词“我们要相互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其它部分,只知调调,歌词不详,就全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代替歌词了,算是发散了思维。
放着好端端的大块头青石板桥,俺不走,非要去挑战这濒危木板桥的承重能力。这心理,等同于,放着崭新的楼房不住,却偏爱墙面斑驳的岁月房。这份斑驳,最配袅袅炊烟,最配柴垛木栏,最配旁逸斜出的花儿。溪边,端着大碗吃饭的大叔,远远地,瞅着俺。我坚信,要是俺掉到了溪里,他一定会来英雄救美嘀。
青石板桥的一端,长在溪边,有株银杏树,据说已有千年高寿,但看其身板,我觉得它更显年轻,顶多数百年高寿。要么它就是随了我,属于长不胖的品种。不管它活了多少年,其公孙树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它在几代人的心里,经过斗转星移后,长成了参天大树。其枝枝杈杈如今已经可以随意蔓延,可以代言春华秋实之气象。边沿的商家,不失时机地打出了“银杏人家”的招牌,依靠大树,借助巧力,专注开发周边产品:“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算是契合了银杏的仙风道骨,银杏也实实在在地荫及了子孙。
傍着竹林精舍也好,徘徊于远山迷雾也行,当你与景致合二为一时,你就是最好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