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 刘敞

(2016-12-26 07:15:33)
标签:

文言文

分类: 同步教案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潴:蓄积。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 论:讨论
  C 府县短长 持:挟制
  D 卒之付御史 决:判决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 B
  C D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 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 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试题答案: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论:判决。论囚:判刑。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为广东独立出卷以来对虚词考查的新题型,一改往年辨析比较文段中的包含同一个虚词的两句话中的虚词异同考查形式。因为本题在每个选项中仅提供两个虚词来选择填空,因此读懂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编排官王尧臣是刘敞的妻子的哥哥,那么亲嫌导致刘敞殿试第一变成第二当然就处于原因的地位了,因此选择字,表原因;范伟后来翻供,把大部分的罪名都否认了,于是选择至于,表甚至”“竟然,而不是至则刘敞侍奉讲读,经常讲故事引经据典来讽谏英宗,当为趁机,毕竟讲读时的指事据经是常态工作内容,而不是表目的专门来讽谏的所以(用来作……用)。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能为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要点包括找特殊虚词位置,辨别特殊句式,结合修辞,并适当利用语感来划分句读。本句中以位是介宾结构,作为状语后置句的典型,尧禅之以位必然要连缀成句;字在本句中出现频率很高,享之”“戴之对称,固分别于其后断句。后两句有……(不是……只是)的结构,可以判定无他”“惟德,最后即可轻易划出光于上下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可知,刘敞折服皇帝的方式不是犯颜直谏而是讽谏
  9. 1【答案】(走这条路线)非常直接又不费力气,不需要多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老路?
  【答案】王甲知道(刘敞)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才敢说出真相。杀人的人却原来是有钱人家陈氏。
  (2)【答案】对路况了如指掌;知识渊博,引经据典。
  【解析】(1)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概括时则要寻找答题区域,对事件进行梳理,再根据题目要求回答。”“1分,何为句式1分,句意1分;”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答对任1点得2分,答对任2点得3分。答对任12分,答对任2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敞的表字叫原父,是临江新喻人,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在廷试中排第一。负责誊写校勘的官员是王尧臣,他是刘敞妻子的哥哥,因为有亲属之嫌报名应试,于是就判定他为第二。刘敞先做了蔡州通判,又入职集贤苑,任尚书考功一职。
  刘敞奉皇帝之命出使契丹,刘敞向来就通晓山道水路,但仍让契丹人带领着他前行,从古北口到柳河,迂回曲折几乎有一千里路程,契丹人想要夸大道路险阻遥远。刘敞质问契丹翻译官说:从松亭往柳河方向走,非常直接又不费力气,不需要多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老路?契丹翻译官回头看着刘敞既惊骇又羞愧地说:确实这样。只是自与大宋通好以来,设置驿站的路线就是这样,不敢变更。顺州的山里面有怪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吃老虎豹子,契丹人不能认识这种动物,就来问刘敞。刘敞回答:这就是人们说的’”给他们描述駁的声音外形,并背诵《山海经》《管子》的部分内容使契丹人了解这种动物,契丹人更加的感叹佩服。刘敞出使契丹国回来,请求治理扬州。
  扬州的雷塘,是汉代的雷陂。以前是农民的田地。汉之后官府征地蓄水但是没有拿别的田地来偿还百姓,农田的主人都失去了产业。然而雷塘也决堤残损无法开展漕运,扬州官员又把它们重新用作农田。刘敞打算根据唐朝原来的契据,偿还百姓全部资财。发运使规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是刘敞最终还是将田地给了农民。天长县有个穷人叫王甲的杀了人,已经被备文定案,刘敞召见了他并发现了他的冤情,王甲害怕衙役,没有胆量澄清自己。刘敞就拿处理农民曹杜诱的案子来示范给王甲看,曹杜诱无法获得公正的评判,却被罗织更多罪名。曹杜诱将要被判刑,刘敞说:这是冤案。亲自查实审讯曹杜诱。王甲知道刘敞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才敢说出真相。杀人的人却原来是有钱人家陈氏。百姓口口传颂,把刘敞视为神仙。
  刘敞因为与其他人意见相左,请求去管理永兴的军队,被任命为翰林侍读学士。世家大族范伟非法谋取利益,假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挟持当地官员的弊端,多次违反法令。刘敞彻底地惩办范伟的违法之事,范伟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但是没有等到判刑受处,刘敞被皇帝召回朝廷,被任命为三班院,范伟立刻使以前定的罪案改变,甚至改掉了十之四五,最终这案子交由御史来判决
  刘敞陪侍英宗讲习诵读,常常依据经典阐明事理,趁机用这些故事来讽谏。当时两宫正好有小人说挑拨离间的话,谏官有时指责得过于直接了当,(效果不甚明显)。刘敞奉上《史记》给英宗看,到了尧把天下禅让给舜那一节时,拱手对英宗说:舜这个人身份非常卑贱,尧把尊为禅让给他,天和地顺应尧,老百姓拥戴尧,没有用别的什么方法,只是尧有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高尚品德,这种德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天地之间罢了。英宗站直身子脸上露出感动的表情,知道刘敞是在用经义名理来暗示劝告他。皇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高兴。
  刘敞积劳成疾头晕眼花,多次将病情上报皇帝(请辞)。病稍好一点的时候,又请求离开朝廷到地方去做官,被任命为汝州长官。不久改任集贤院学士、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刘敞去世,享年五十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