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休与济公狂中的“禅学”

(2011-08-17 11:47:36)
标签:

杂谈

      在中国有一个十分著名的疯和尚:济公!无独有偶!在日本还有一个与济公一样著名的疯和尚: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休!小时候我们知道他的聪明伶俐却不知道他的狂放不羁!我们知道他的可爱天真却不知道一休对佛法的肆无忌惮!而同样的他的疯癫与狂妄与中国的济公有多么的相似!

   一休虽出身高贵(他的父亲是日本天皇)却一生清贫,他反感佛寺上下的谄媚,而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傲视释迦牟尼的高僧。他的思想其实很简单:他认为人生来就是一副臭皮囊,自己的骨头才是佛的本身。所以反感佛教的清规戒律而狂放不羁。他的师傅为他取名为一休:就是指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表达了他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者都是重要的,一个人得不断来往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但其中得有一段短暂的休息,以便在纯粹的自由中得以重生,风风雨雨以及任何外界势力都与他无关的心理。

   1420年,一休终于悟道。在一个夏夜,雨云低垂,他在琵琶湖的一艘小舟上冥想,突然听见一声鸦啼,不觉惊叫起来,顿时大彻大悟,感到所有烦恼不安尽行消失。当他把这体验告诉大师,大师说:『你已修成阿罗汉,但仍未成正果。』一休答道:『若是如此,我乐得成阿罗汉,并不在乎修成正果了。』大师点点头道:『你真的是个已修成了正果的人啦!』  

   从此一休放弃一切佛家规则,去修行他的骨头中的佛缘,一休在佛教大法事上也是破衣烂衫(多么像济公的行为?)而且一休的行为完全同僧规背道而驰,他纵情诗酒,饮酒吃鱼,留连妓馆。在《狂云集》中他极其坦白地公开宣扬自己投身欲海的欢乐。这让世人无法接受!所以他的狂比起济公都为过了。

   尽管在日本的天台宗佛教与净土宗佛教的清规戒律都不严。可一休的行为还是不被任何人所能接受。他的行为无疑是公开对僧众的挑战,目的正是讽刺那些假正经的僧人,维护禅宗的清修!尽管一休泛舟情海,游戏人间,但他始终相信,人只不过是一副披着血肉外表的骸骨。他在1457年写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个关于骸骨的梦,来说明他的信念,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壮丽辉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象而已。他说;『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体腐败,颜色尽失,爱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得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穷低贱了,记住,你臭皮囊下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要现出原形,在一休看来,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连宗教外在的形式和衣饰,也只是披在骸骨上的表皮罢了。一休后来死在酬恩庵,享年八十八岁。

   而济公的故事在中国那是人尽皆知,世人皆知他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的看法,也都知道他的惩恶扬善、嬉斗权贵的故事。济公狂放的事迹几千年乃都未曾被人忘记!

     究其根本,济公与一休的行为如此相像的原因就是对佛的定义:两人都认为佛在心中,只要心中虔诚,我们的行为是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佛性的。这正好印证了:佛教的“心诚则灵的”信仰观点。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心中良知之学便是这样的:“心中良根永存,则万事皆正不违道德”的信仰之学,这也是济公高贵思想的宝贵之处!,世人皆知他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的看法却不知道他的后两句“世人若学我,永堕地狱间”的高僧境界。这也就是凡人肉胎看不穿圣人心境的原因。为何人人皆可成佛,天下成佛之人少之又少?结在心中修为的境界不同罢了。朱子学的误区也在这里!

  当然,济公与一休的行为也有不同:济公把自己放在济世救人的范畴,他懂医术而救人与危难。而一休却把自己放在自身修行的范畴,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普度众生与小乘佛法的修缮自身的不同。一休虽修大乘佛法但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乘佛法的高僧罢了!为什么济公是活佛,一休是高僧的区别所在就是如此。

   我佛慈悲,天下虽大救人一命便是对佛最虔诚的修行,愿天下之人皆有善举,以地狱不空永不成佛的善念行走人生,那么人人皆可成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