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发烧的常用手法有:清天河水、退六腑、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等,其中清天河水和退六腑属于“清”法,多用于有内热的发烧,一般理解为“退烧手法”,从这个角度讲,有点类似于“退烧药”。所以,很多妈妈有这样的体会:发烧用天河水,有时候很灵,有时候不灵,有时候退下去又会反复,这就是我常说的“立法不明”,没有认真分析宝宝发烧的原因,直接拿两个可以“退烧”的手法,企图对付所有的发烧,那怎么可能每次都碰对呢?
事实上,小儿感冒发烧,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袭表,闭郁皮毛,正气抗邪外出却不得出,因此而表现为发烧。这种状况下,直接用“清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开表散寒,给外邪让开出路。
那么,什么样的手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被称为“外感四大手法”的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前曾经反复讲过很多次,但一直只有文字,没有图片。这次做了几张ppt,可以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这一组四个手法,看孩子大小和病情轻重,决定推拿的次数。通常以三岁小儿为例,每个手法做400下。(注意:以取汗为度,不以次数为度,出汗即停,不必推尽。)
http://s10/small/88271771td221b8a65939&690
http://s15/small/88271771td221b8b854ee&690
http://s5/small/88271771td221b8b5d0e4&690
http://s2/small/88271771td221b8c59941&690
我不太会做ppt,费了很长时间,希望妈妈们认真看,仔细看,不要匆匆忙忙看个大概,尤其个别手法的方向切不可弄错。至于清天河水、退六腑两个手法,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讲过很多次,网上的资料也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