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2014-08-12 16:30:52)
标签:

育儿

亲子阅读

43个月

记录

杂谈

分类: 爱上阅读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图/文 一豆一菩提



本月,亲子阅读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每天阅读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从717开始每天给豆豆做阅读记录,从20来天的记录来看,本月的亲子阅读,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

数量上,21天里共看了121本(部分为重复),平均下来,每天看的绘本,在5本左右。

数量,并不能代表什么,更不等于阅读质量,只是说明一起阅读了这么多。之所以做记录,一是想看看,一个月下来,都看了些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二是记性不好,看过什么书,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要写小结的时候,每次想这个月看了什么绘本,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据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三个星期的坚持和反复训练,现如今,每天看完一个绘本,我都会很自觉地在笔记本上随手记一笔,有时,豆豆会提醒我,妈妈,我刚刚看了一本书,你怎么不记下来啊。于是,很认真地盯着看,直到监督着我把书名记下来。我看她那么认真,就问她:你又不认识字,看什么呢?豆豆说:我看你有没有记好啊。小丫头挺要强的,明明大字不识几个,却总标榜自己是识字的,哈哈。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时间上,每天一个小时以上,早上、中午、晚上,都有。

可谓是见缝插针,只要我在家,豆豆就会拿着绘本让我讲。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豆豆现在对书成痴,连吃饭都要看书,不给看,就哭着不肯吃饭,这个习惯,真不好。睡前是必看的,早上和中午要看时间,只要有空闲,豆豆是不会让我闲着的。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加起来,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一般都在一个小时以上。这还不包括我不在家期间,豆豆的“自主阅读”时间。据奶奶讲,我上班的时候,豆豆自己一个人也经常会翻书,有时自言自语,有时讲给奶奶听,有时念给娃娃听。奶奶还说了,豆豆现在对书内容的把握已经很准确了,每一页都能讲出个所以然来,讲述的兴致还颇高。

内容上,全部是故事。

用有些妈妈的观点来看,貌似内容稍微单一了些,比如科普、比如美术之类的,都很少涉及。这些书,家里不是没有,只是豆豆不感兴趣,加上我们家,看什么书,都是豆豆自己从书架上选的,所以就看得少了。从豆豆看的绘本分析,再一次感叹绘本真的没有年龄界限。低幼的,《小熊宝宝》、《小猫当当》、《噼里啪啦》,豆豆照看不误,和小时候比,看得更细了,更能发现一些细节了,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一些情感、道理了。而像《不一样的卡梅拉》这类适合大龄儿童看的,情节相对复杂,故事也曲折,豆豆照样能从头听到尾。当然了,医生系列的绘本,依然是豆豆最喜欢的,这个月新入的有《小河马假扮医生》,重复看的有《贝贝熊系列》之《看牙医》,《小怪物就是我系列》之《看牙医》,《路德的快乐生活》之《路德医生》、《金色童书系列》之《小医生丹尼》。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方式上:

1、我讲故事,豆豆听,互动多了。前面已经说了,只要我在家,豆豆都会拿书来让我讲,讲的过程中,碰到难题,我们会互相讨论。如果两人都想不出来,就等想出来了再解答,再讨论。我越来越觉得,孩子对绘本的喜爱,以及对绘本的领悟,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大人适当地点拨,适时地启发与刺激,这种潜能就会很好地发挥出来,产生让大人惊叹的效果。

2、听故事与画画、填色相结合。豆豆最近喜欢上了画画,突然某一天,就开始让我画绘本中她喜欢的角色,比如,《三只小猪》里那三只小猪,比如,《花格子大象艾玛》里的艾玛,比如《米菲》里的米菲兔……我和豆豆说,想当年,你老妈上学的时候,最不擅长的就是画画了,每次上图画课,都是让同桌帮忙画的。我负责画画,豆豆负责涂色,剪纸,倒也是合作得很愉快。后来,画得多了,豆豆又想出新花样来了,同样的一个动物,要画大大小小好几个,画了大的,说还不够大,再画大一点,画了小的,又说还不够小,再画小一点。

3、相互提问。说到这里,忍不住得感叹一下,正如卡妈说的,4-6岁的孩子,正是很认真地学习的时候。教她一些阅读的术语,比如环衬页、封面、封底、连续叙事等,教一两遍就学会了,还经常拿出来考我,比如,让我猜封面、封底是否相连,有没有环衬页、前后环衬页是否相同,当然了,为了保持她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每次必须以我猜错、她胜出告终。有时,我会故意跳过书名页讲故事,豆豆看到了,就会大叫着“错了、错了”,把书翻到书名页,说“妈妈,这里还没讲呢,故事从这里就开始了。”然后我就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赶紧承认这是我的“失误”。看到我态度这么端正,豆豆那小脸抬得……

理解上,明显加强了。

有时候,对绘本中出现的一些貌似不太合理的地方,不仅能主动找出来,还能自己想理由解释了。比如,看绘本《桃太郎》,豆豆就问了:妈妈,明明绿山鸡已经把公主救出来了,明明公主就坐在桃太郎边上,桃太郎为什么还和鬼王说,只要把公主放了就好了。对于这一点,我也想不明白,于是两个人想啊想,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过了几天,豆豆自己找到答案了:妈妈,我知道了,绿山鸡把公主救出来的时候,桃太郎正忙着对付鬼王,后来公主坐在桃太郎边上,桃太郎太忙了,可能没看到,所以才会和鬼王说只要把公主放了就行了。对于这样的解释,我当时的确很惊讶,且不说这样的解释是否正确,至少从她这个年龄段来说,能想出这样的理由,应该说已经很不错了。

再比如,《我去找回太阳》,第2页,小公鸡和小母鸡睡醒后,冲到各自爸爸妈妈的窝里。有一个画面里有三只大鸡,豆豆说右边两只是爸爸妈妈,我问她,那还有一只呢。豆豆想了想说:我知道了,其实,还有一只,因为画不下了。为了让自己的解释听起来更合理,豆豆还指着左边的画框边缘说,你看,空间不够了,画不下了,那只画不出来的就在这边啦。

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月2日星期六那天,豆豆在区图书馆,看了《母牛下蛋》,豆豆始终坚信,那个长有黑色的、酷似奶牛的斑点的蛋,是母鸡下的,即使那个蛋孵成小鸡后,发出“哞~”的叫声,母牛玛吉把小鸡抱在怀里说“这是我的小母牛”,豆豆依然坚信,那是一个鸡蛋。而身边的一位不认识的小朋友,从年龄上看,应该是上小学一年级了,听完我讲的故事,小声地嘀咕着:“这明明是奶牛下的蛋。”结果,被豆豆听见了,豆豆大声地反驳:“不是母牛下的蛋,母牛怎么会下蛋呢!”要是在家里,豆豆肯定会接着说“妈妈,你笨死了。”从这个对比可以推测,这位小姐姐,小时候应该没有或者很少进行亲子阅读,导致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掌握,而且基本的根据故事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也没有建立起来。

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43个月亲子阅读记录

能根据绘本中的某个特征,进行联想了。

有一天,我给豆豆看大卫麦基的《三个怪物》,翻到第一页,我就问豆豆这些树,和你看过的那本书上的相似。豆豆很快就回答:艾玛。8月6日,看《有客来访》(《路德快乐生活》系列中的一本),看到最后泰迪熊陪着路德睡觉,两“人”都把手(爪子)放在被窝外面,一模一样的动作,豆豆就说:妈妈,我想起《我去找回太阳》了。卡梅利多学皮迪克的样子走路,也是一模一样的,可好玩了。

每天进行亲子阅读,每天记录下阅读的点滴,通常都是一个简单的随手记,今天看了什么绘本,现如今,我记录、豆豆监督,已经成了我们亲子阅读中的另一种乐趣。看到我在笔记本上记下看过的绘本的名字,豆豆会很开心,如果我忘了记,豆豆会很尽责地监督我。真的很享受这样的亲子阅读时光,真的很希望这样的时光可以多延续几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