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冬至扫墓死亡讨论 |
分类: 快乐育儿 |
12月21日,冬至前一天,星期六,老家的父辈大多从各地回来了。下午2点左右,豆豆已经开始揉眼睛了,可是让她不要去山上,她又不肯,因为难得这么热闹。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上山去了。
结果,一下车,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豆豆就开始问了:妈妈,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呀?我说,我们来爬山呀。豆豆哦了一声,拉着我的小手往前走。
到了太公太婆的坟前,大人们开始忙碌着清理杂草、修剪树枝,豆豆则黏着我,安静地看着大人们在忙碌,时不时地问两句,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呀。豆豆对大外公手里那把灵巧却又锋利无比的剪刀很感兴趣,我答应她,等大外公修剪好了树枝,就让她见识见识。
豆豆看到那个大大的墓碑,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你太公太婆住的地方。我爷爷是豆豆1岁多的时候去世的,奶奶则去世有好几年了。我怕豆豆不知道什么是太公太婆,就跟她说是妈妈的爷爷奶奶,外公的爸爸妈妈。
豆豆的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他们为什么住在这里呀?
我想了想,说: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就住在这里了呀。
豆豆显然不理解,又重复问我:他们为什么住在这里呀?
我说:因为他们年纪大了,死了,所以就住在这里面了呀。(由于经常给豆豆讲绘本,豆豆已经知道什么是“死亡”,但她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人死了要住在这里)
正在这个时候,祭祀开始了,大人忙着在坟前点上蜡烛和香。豆豆的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要点这些?
我赶紧告诉她:那个红红的插在地上的是蜡烛,手上这些细细的是香。点了蜡烛和香呢,太公太婆就能看见我们了。他们看到豆豆来了,肯定会很开心哦。
豆豆显然还是不太能理解,又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我接着告诉她:太公太婆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点了蜡烛和香,才能看清楚,走路不会摔跤,才能看见豆豆。
豆豆还是似懂非懂,这时,她的注意力又被摆在地上的小酒杯、筷子和几碗素食给吸引了,看到大外公拿着小酒壶往酒杯里斟酒,豆豆的问题又来了:妈妈,干嘛倒这么多酒啊?
我说:倒酒给太公太婆喝呀。
之后,是烧纸钱。长辈们心意诚,准备了很多,有一串串的元宝、纸钱,还有纸做的寿衣、寿鞋。豆豆看见了,又问了:妈妈,干吗把它们烧掉呀?
我说:这些呢,是烧给太公太婆的。只有用火烧了,他们才能收到,才能用哦。
看到豆豆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鼓励她上前去帮忙。豆豆显然对这个“新鲜的活动”很感兴趣。
烧完纸钱,就是放鞭炮了。豆豆从小就不怕放鞭炮,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蹙着眉头问我:妈妈,为什么要放鞭炮啊?
我说:因为太公太婆太冷清了,耳朵又不好,放点鞭炮,告诉他们,我们来看他们了,让他们热闹热闹。
整个活动下来,豆豆简直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只听到她从头到尾一直在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到后来,终于抵不住瞌睡虫的骚扰,呼呼大睡了。
我知道,对于不到3周岁的孩子来说,一下子要理解这么沉重而抽象的话题,确实有难度。说实在的,即使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也只知道,这些仪式,代表的是一种传统,是一种祖宗传下来的的孝道。
有人说,孩子问的所有问题中,有两个最难回答: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其实,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来说,死亡在她眼里,并不恐怖。通过这次上坟,她虽然有很多疑惑,但我知道,她对“死亡”并没有什么恐惧。
感谢阳阳得意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