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征文孩子的东西你会送人吗书籍孩子的财富 |
分类: 爱上阅读 |
@育儿经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小作者的家境比较普通,父母都是双职工。有一次,一位朋友来家里玩,言语中透露出不屑。小作者的爸爸很平静地说:我们有一个懂事、听话的女儿,还有一屋子的书,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心里很感动,也很羡慕。一个懂事贴心的女儿,一个充满书香的家,还有以女儿为傲的父母,这是多么温馨、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有了豆豆以后,我也常常会想,我该给她一个什么样的家?除了给她足够的爱和关心,让她衣食无忧,我还能给她什么呢?
在豆豆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在摸索、在寻求答案。后来,我发现,给孩子一个充满书香的家,让她从小生活在充满墨香的氛围里,受着书和墨香的熏陶,并在书中寻找快乐,在亲子阅读中建立起与父母、与家人之间的深厚的情感,从而把她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立思考、有自己主见、对社会充满爱的孩子,这,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吧。
我,算得上是一个爱书人吧,对于豆豆的培养和教育,也不自觉地倾向于培养她和书之间的感情,努力让书成为她喜欢的一种玩具,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次次的购书过程中,在一次次的亲子阅读中,在一次次的大声朗读中,豆豆对书的热爱,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现在,豆豆已经25个月了,只要大人陪着她看,她可以一连看上几个小时。
亲子阅读,俨然已成为我们和豆豆之间最好的情感互动方式。我欣喜地发现,豆豆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她的情感也更加细腻,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安慰人,学会了如何表达她的爱意。
比如,豆豆看到书里有小朋友在哭,就会伸出她的小手,在小朋友的脸上轻轻抚摸,一边摸,一边说:不要哭,不要哭,豆豆请你吃棒棒糖。或者,拉着我的手,让我安慰书中哭泣的小狮子、小老鼠。
曾经在网上和一群爱书的妈妈们聊天,说起有位妈妈说起,有个朋友每次带小孩子来家里玩,总是要借走一部分书,她很不想借,因为她觉得,这些书,都是她孩子的,如果其他小朋友借走了,万一哪天,她孩子想看了,就不能马上看到。相对来说,她宁愿买新的书送给朋友。
这个话题,在群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爱书的妈妈们都认为,宁愿买新的书送人,也不愿意把自家孩子的书借人或者送人。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妈妈太矫情了,不就几本书嘛,借人、送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干嘛非要买新书送人呢?
其实,只有真正爱书、爱孩子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将心爱之物送人的不舍之情。那些书,从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些普通的书,可是在孩子和妈妈们看来,那里面留着很多美好的回忆呢。
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把孩子所有的书留下,不送人,也不借人,如果朋友有需要,我也会很乐意自掏腰包买一套送给对方。原因有:
一、尊重孩子,给孩子买的书就是孩子的,孩子有自由支配权。在未得到孩子允许和同意的情况下,我绝对不会把书送给任何人。
二、很多童书,都是经典,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时空,绝对是值得收藏、长期阅读的书。不同的年龄段,对同一本书,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点、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很多书,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侧重于看图;再大一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了,可以给她讲故事情节;再大一点,会认字了,可以作为很好的识字教材。
三、平时孩子阅读的书,虽然可能有些弄破了、缺页了、脏了,但是里面留有很多阅读时的美好回忆,尤其是对于低幼儿童来说,这些书,都是他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一起分享的,里面溢满了美好的瞬间。等到孩子长大了,把这些书翻出来,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书的美好时光,这何尝不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回忆呢。
四、对于熟悉的东西,孩子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尤其是每天看的书。拿我们豆豆来说,她的书,从来不让其他小朋友碰的,而玩具,她总是会很大方地给小朋友玩。
五、等孩子长大点,可以让孩子试着将这些书分门别类,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分类,学会管理。
在我们家,到处可见豆豆的书,书架里、电视机柜上、凳子上、床头,只要看得见的地方,就能找到豆豆的书。什么时候豆豆想看了,或者我们有空给她讲故事了,就能随手拿起一本,进行阅读。
孩子,爸爸妈妈给不了你多少财富,但我们承诺,会尽我们所能地,给你更多的关爱和自由,给你一屋衣带书香的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