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上阅读小学生低幼绘本 |
分类: 爱上阅读 |
文
这次回家过年,除了带上豆豆的衣服,还带了些豆豆喜欢看的书,二十来本,有点读的,大多是平装的。考虑到精装的太重,所以这次只带了本豆豆最喜欢的《别学我》。
其实,从往年的经历来看,过年的时候通常会比较忙,要走亲戚,要去朋友家串门,加上豆豆还要休息,未必有太多时间来看书。
但我总觉得,一年多来,亲子阅读已经成为豆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也成了豆豆的好朋友。不想因为过年就把这样的生活常态给打乱了,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把书带上了,哪怕看一本也是好的。
没想到,这些书带回家后,却吸引了两位大盆友。一个是我堂哥的女儿贝贝,八岁;一个是我堂姐的女儿梵梵,十一岁。她们一看到豆豆的书,都开心地翻起书来。
贝贝拿的是婴儿画报系列之儿歌《分豆豆》,一边翻页一边大声朗读起来。豆豆对两个姐姐都很陌生,一开始远远地站在边上看着。听到贝贝的朗读,不自觉地靠了过去,学着贝贝的样子,蹲在沙发上,冲贝贝笑,俨然已经成了熟悉的好盆友。
这时,梵梵也拿着本书开始朗读,两人越读越快,声音却越来越轻。豆豆应该是习惯了我和外婆的大声朗读,对两位姐姐的轻声朗读失了兴致,自己玩其他的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抱着豆豆去堂哥家玩,大嫂没看到她的女儿贝贝,问我贝贝呢。我说,她们两个在我家看豆豆的书呢!
听到我的回答,大嫂明显愣了一下:哈哈,她们两个竟然在看豆豆的书?
我说:是啊,看得可认真了。
第二天晚上,两个小家伙又来了。这次,贝贝看到豆豆的点读笔,很好奇地跑过来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她是玩点读笔,然后教她怎么使用,在我的指点下,贝贝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而梵梵则对豆豆的贴纸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躲在角落里,很认真地玩起了贴纸游戏,对我善意的嘲笑置之不理。
看到她们两个的认真样,我忍不住问她们:你们以前都没看过这样的书吗?
她们异口同声地摇头说没有。
我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因为,亲子阅读虽然很重要,但是,很多家庭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在家进行。
第一,孩子天生是喜欢阅读,热爱书的,尤其是好书。这次我给豆豆带回的书,大多为流传广、获过奖、受小孩子喜欢的书,比如《月亮的味道》(获得1996年第二届日本图画书奖翻译图画书奖)、《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本书画家沃尔夫·埃布鲁赫荣获2006年国际安徒生大奖)、《路德的快乐生活》(瑞典)。
第二,很多家庭,还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孩子爱读书的时候却没有给他创造好的条件。在我的印象中,尤其是农村,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后,会给孩子买几张认知图,比如拼音、水果、人物等,贴在墙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像我的堂哥家,至今还贴着几张认知图。但是,除此以外,上幼儿园之前,绝大多数家庭是找不出一本给孩子看的书的,更别提读书给孩子听了。这种情况,在城市里会好一些,毕竟,很多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把亲子阅读作为陪伴孩子的重要事情来做的,从我对身边人的观察来看,还是少数。我的很多朋友,奉行的是“只生不养”的理念,生了孩子后认为已大功告成,将孩子扔给老人带,自己不闻不问;而有的朋友,则是热衷于给孩子添置衣物、玩具,相比较来说,给孩子买的书,却是少之又少。曾经,我也试图把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亲子阅读的好书、好的理念,和朋友们无偿共享,可是得到回应的却很少。
第三,优秀的经典的儿童绘本,是可以跨越年龄的,豆豆的很多书,我这个大朋友常常看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厌。书中有很多故事,充满了趣味,尤其是《月亮的味道》、《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些经典的绘本,我给豆豆读了不下百遍,依然觉得有趣极了,很多故事因为读得多了,我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也难怪贝贝和梵梵会喜欢呢。
第四,大声朗读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贝贝和梵梵刚来的时候,豆豆对两个大姐姐视若不见。直到姐姐们开始朗读的时候,豆豆才不知不觉地凑到姐姐跟前,很认真地听她们朗读,还学着贝贝的样,趴在沙发前,开心地冲贝贝笑,全没了之前的陌生。等第二天姐姐们看完书要回去的时候,豆豆竟然跟着到了门口,伸出手要姐姐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