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品牌不能倚老卖老 创新才能跨入蓝海

实际上,观察卡地亚、蒂芙尼等高端国际奢侈品牌的成功要素会发现,它们不仅注重品牌的内涵和传统,更乐于营造创新氛围,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它的品牌内涵。特别是随着奢侈品消费者更年轻化,品牌顺应潮流、个性化的创新将会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中国,同类品牌在渠道、品类、价格、情感等方面差异性不大。一家商场的几十个珠宝专柜,卖的东西没有太大的差异。还有一些实体商场未在体验性和附加值上下功夫,而是继续采取原始的、逼迫品牌打折促销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殊不知在价格上实体商场远没有电商有优势。
品牌间没有区隔,就可能陷入价格战的红海,一定要通过多方面的创新打造自己的差异化。就像香奈儿,其店铺设计既坚持艺术感经典路线,让顾客体验到品牌美与文化的精神,又没有大规模扩张保持调性,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经典。
通灵珠宝从定位开始就与其他珠宝品牌有所区隔,戴比尔斯用了100年的时间完成了“钻石代表爱情”的定位,而现在大多数公司还是用这个概念在卖钻石。通灵珠宝却独辟蹊径从“为下一代珍藏”的诉求出发,围绕这个核心定位展开了一系列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在产品领域,57切面的钻石已经卖了100多年了,而通灵珠宝与供应商也是合作伙伴比利时欧陆之星(EDT)发布了新品类——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它采用了89切面钻石切割的专利技术,这种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创新产品,目前已经占到通灵珠宝30%的销售额。
这就像苹果IPHONE的出现,创造出“可以打电话的电脑”新品类,而不同于此前诺基亚、摩托诺拉“可以上网的电话”,因此其创新不是产品、品牌的创新,而是颠覆式的品类创新。微博、微信、谷歌眼镜等都是通过类似的品类创新而取得巨大成功。
再比如在服务方面,为传递“为下一代珍藏”的定位,并让消费者了解与认同品牌理念,通灵珠宝开发了《爱的档案》的家庭情感档案簿,让通灵客户可以记录恋爱、结婚、孩子出生和成长这些重要时刻,将来留给下一代,这都是客户体验的创新,能更近一步增强消费者忠诚度。
后一篇:创意该如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