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也说韩寒炮轰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兆山

(2014-08-25 17:06:47)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

  文/紫竹莺子

 

  本人不太喜欢跟风,不管做什么都只凭自己的好恶。我总结自己:一向爱憎分明。写文章也如此,因此总也扣不准时代脉搏。

  不过近来总听说韩寒又骂了这个又骂了那个,便去找他骂过的人,看看他骂的有没有道理。这之前我是不屑看他的作品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他们没有生活历练。试想脱离实际生活的作品,没有生活积淀的作品,怎么可能有深度?尽管有些八十后作家不乏浪漫,语言也很辛辣,但常常感觉华而不实。

  首先韩寒骂冰心、巴金、茅盾是不够深思熟虑的。三位老人在中国文学领域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他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三位老人一生作品无数,有个把文章写的随意一些,显得没有文采一些实属正常。我们要看的是他们的文学作品的主流。

   对于韩寒等八十后作家们,我认为他们不应该口出狂言的大批特批甚至歪批老一代文学家们的作品。他们首先是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才是批评。

  昨天我大致看了韩寒的几篇文章,老实说我没有看出他所说的文采。而且发现他最近根本就不物正业,很少静下心来写点真东西.而是总写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写些纯噱头的东西,我想这对他的发展不利。不过他骂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兆山的“幸福诗”我倒是觉得他是骂对了的。

  说到王主席的《幸福诗》,不得不说一下词牌《江城子》。

  《江城子》始见于唐《花间集》韦庄词。为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到了苏轼这里,词牌江城子便成一绝。如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又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还写过《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江城子别徐州》、《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等。每一首都给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事实上很多后人们都想突破,却是没有几个可与苏轼同日而语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王主席的这首《江城子》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  

  有人总结,王主席的这首《幸福诗》有20个错误,6处不在韵脚。我本人对古诗中的严格平仄是有些想法的。毛主席曾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更要推陈出新。”并且他老人家在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成果的问题上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口号。的确,中国的语言,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了我们这代,实在不宜严格的遵守古律。更何况古四声早已少了一声。

  我虽然并不主张现代的诗人们要严格按照古格律写诗。但一首《江城子》被王主席写成这样,实在是一种悲哀。如果人死了真有魂灵,我想创下《江城子》这一词牌的先人一定会从古墓里跳出来,捣王主席一个乌眼青。说实话,看王主席的《幸福诗》,真比听到512四川大地震死了六七万人还让我难受。

  不是吗?

  古人的《江城子》不管是从意境上还是从词汇上都比今人美了不止千倍百倍。

  我常常说,今人写律诗,写不过古人,因为所有美丽的诗句都被古人们给用绝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再在古诗词基础上派生出更美的词。即然写不过古人,那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只写新诗,要么考虑现代的语言环境,将古诗词的格律松动一些。很多词句用到古诗里,只要不是严重的失了格,太偏平仄,我便认为是好诗。

  还回到王主席的《幸福诗》上。

  窃以为,王主席的诗不在二十处不合平仄上,也不在六处丢了韵脚上,而在于他的诗太过白话,太过低俗.特别是“左军叔,右警姑”句,还有“党疼国爱”句、“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句。简直就是用古诗格律写出的顺口溜。我似乎看到在迪士高广场狂欢的人群里立着一穿长袍马褂,拈着胡须,摇着褶扇,衣带里却揣着手机,足蹬意大利马靴的人。

    难怪王主席会遭韩寒炮轰,他这诗写的也就怪寒碜了点儿。

 

  这首诗的最大败笔还不是他写的这首诗是多么的没有水准,更因为它强奸民意。

  试想,地震中死了那么多的孩子,她们只是一个个小小的花蕾,可就被灾害夺去了生的权力。面对这样的惨景,谁能说出做鬼也风流?

  地震中死了那么多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还没有娶妻生子嫁人做人母,都是只是含苞待放的花儿,未及开放便已枯萎。而他们的父母都只有四十几岁,面对他们中年丧子的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要再生一个已没有那个功能的无奈。面对这种种切肤之痛,谁还能说做鬼也风流?

 

  我们一直怪严肃文学为什么没有市场,好作品为什么不能被推广。如果全国各省的作家协会都是他这样的水准的人占据着作家协会主席的位置,那么严肃文学没有市场就可以理解了。试想,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让好作品出炉呢?难怪好多人会说:幸亏我没有加入作协……后面想说什么不言而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