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乞丐
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递苹果给街头那个满头白发的乞丐时叫了一声“老爷爷”。周围的人都笑起来。孩子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难道我叫错了吗?你不是说对年纪大的男人就叫老爷爷吗?”妈妈抚摸着孩子的头,轻轻地说:“没有,孩子,你没有错。你是对的。”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面对一位可怜的乞讨者,孩子对老人的友善和礼貌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笑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每个人都知道,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古代教育家孟子就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推己及人,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己及人,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当今社会推崇我们人人平等,呼唤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可是,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乞丐似乎不再这些范围之内。试想,乞丐的背后也许有更多的凄风苦雨,是不是更应该获得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故事中的孩子是友善的,他纯洁美好的心灵应该博得我们的赞赏;这位妈妈是睿智的,她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些周围的人群是世俗的,他们的世俗之见折射出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不平等。孩子是可塑的,我们成人也是可以再教育的,那就让我们每个成人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深深地反省自己,自我教育,在孩子的面前做一面好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