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己才能育人,有爱才有教育
(2018-05-09 12:56:03)分类: 教师发展 |
育己才能育人,有爱才有教育
张 存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教师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对待工作有满腔的热情,来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实幼儿教育是一项普通、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要做好它,确实不容易。
自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就知道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老师要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幼儿。对待每一位孩子无论是活泼的、淘气的、安静的、腼腆的等等都一视同仁,努力做到不偏爱,让每个家长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有爱才有教育”。仔细揣摩,确实如此。老师的真诚,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在日常活动中,老师需要时时关注幼儿,多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接受了老师,就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老师的教育。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有爱心、细心、耐心、童心和责任心。对每位宝宝都要关心、爱护,在工作中也要做到尽忠职守。早晨来园时,热情地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让家长能安心地离开去工作;早操活动后,要督促幼儿多喝开水,对有汗的幼儿及时督促换汗巾;教学活动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进行辅导和鼓励;户外活动后,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给孩子添减衣服;如果发现有缺席的幼儿,老师要及时打电话给家长,问候幼儿,并询问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午睡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巡查工作,为幼儿盖好被子,保证每位孩子都是仰着午睡的;幼儿离园时,老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一天在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从教11年来我一直实践着“做一名好老师”的美好心愿。这11年来,在教育工作中,我经历过成功和失败,感受过幸福与痛苦,在事业与生活的挑战中;品味着人生的七彩斑斓。这11年来,我深深地感悟到,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是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切的爱。
刚上班那年,班里有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有一次他的妈妈生病在家,放学的时候没有来接他,我带着他在园里等了好长时间,一打电话才知道他妈妈来不了,我主动告诉她把他孩子送回去,看着她那么不容易,我的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从此只要她一有什么接送孩子的困难,我都会帮助她接送,虽然我早已经不教这个孩子了,但是我跟他的妈妈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工作10多年来,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而且教师的“爱心”要适当地向一些“问题儿童”倾斜。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里,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然然,出生时由于缺氧导致大脑有点受损,而引起四肢肌张力高,脚内翻,一出生就在暖箱里待了一个月,从那时就开始做康复治疗,一直到现在。这个四岁的孩子还是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只吃肉不吃菜,爱乱跑坐不住,上课爱发出怪声音,还爱抓人和打人。他让我们几位老师很头疼,但是我们又觉得他很可怜,爸爸妈妈离婚,他跟着爸爸,爸爸工作又很忙,有时候是奶奶带,奶奶的年纪也很大,对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说我们为他付出的非常多,经常跟他家长交流,特别是生活自理方面在家一定要让他自己吃饭、穿衣、入厕,慢慢改变他的只吃肉不吃菜、只吃稠不喝稀饭的不良饮食习惯。我们给他讲道理,不能打别的小朋友,让班里的孩子也学着一起照顾他,希望他能更加的快乐。
记得我去年带的学前班的一个孩子名字叫孙正一,任性冲动,行事鲁莽,不知危险,常有伤人和自伤行为;孩子们接触的他,不守纪律,爱动手伤人;老师观察到的他,智商挺高,但因注意力涣散,学习过程受到严重影响。记得那年,我刚刚结束学习从外地回来,下了车,我马上来到班级,看望我的孩子们。这一天过得很愉快。放学了,家长们来接孩子时,把我围住纷纷告一个孩子的状,那就是孙正一。睡觉前在上铺对着下铺的小朋友吐口水,别人不小心碰着他,他就对人拳打脚踢。在家长的眼里,他就是一个 “小打手”,班里所有的孩子在这期间都挨过他的打。他打人的手段也很恶劣,经常是用拳头打别人的脸,用脚踢别人的肚子。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不仅发现了他的问题,同时更严重的是:在他的影响下,班里一部分男孩都在用这种武力的办法解决问题。怎么办呢?如果利用教师的威严,采用压制的办法,可能短期内也能压住他们。此时,一句话在我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靠看、靠管是带不出好的班集体的,孩子出了问题关键在于疏、在于导。”是啊,尤其是幼儿,他们才五岁多,正处于分不清是非,盲目模仿阶段。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一有空,我就给学生们讲团结友爱的故事,不仅我讲,我还让幼儿之间互相讲,同时在班里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佩带“友爱使者”的标志。我的这一做法既是在扭转班级不正的班风,同时也是在为教育他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在跟家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厉,在家做错事或者不听话,他的爸爸就非常生气,有时候还会暴打他一顿,而且一旦爸爸知道他在幼儿园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事情,回家更是一顿打。我告诉他的妈妈说孩子的爸爸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做错事后要问清原因,要让他知道错在哪里,然后积极改正。孙正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家长要及时肯定,给孩子鼓励。一错就打反倒造成孙正一遇到什么事情之后也用暴力解决,这样发展下去是很可怕的事情。他的妈妈也意识到他爸爸的做法很不好,也让他爸爸跟我多沟通。果然,在大家的带动下,他改了许多。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留心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期待着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有时他会帮小朋友搬椅子,我会及时表扬他,看的出来他很开心得到表扬。此后,只要他做的好的,我就会表扬他。别人不小心碰到他,我就会赶快劝他说不要生气,别人不是故意的,渐渐的,从遇事大发雷霆到自然的说没关系。看到他的脾气一点点变的好起来,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渐渐地,他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中,小朋友们开始接受他,他也成了班级的助人模范。打人这个毛病一直没有再出现过。作为孩子,他们渴望老师真心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
10多年的教师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记得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前一天,我带领孩子制作了手工送给妈妈,家长们对于此项活动极为感动,纷纷写来回执“感谢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以提醒我们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 “看到孩子为我做的花,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家长的付出孩子看到了。”……由于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所以 “将心比心”,他对幼儿园班级的工作都会大力支持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老师要有工作的上进心和积极心。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质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作期间,老师需要更加虚心学习、实践,在教育失败后,能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慢慢积累、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技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在这“以心换心、以爱博爱”的交流中,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在这交流中得到了成长、我的灵魂也在交流中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