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约翰绘本馆济南1站
老约翰绘本馆济南1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2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绘本——《动物园》

(2013-01-28 06:43:40)
标签:

导读

绘本

亲子

阅读

杂谈

分类: 每日绘本分享

http://s1/mw690/880e3acfhd3fefd8e8f50&690

《动物园》这个故事,很多人在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有点冷,它不同于安东尼·布朗的其他作品。随着中国读者对他越来越熟悉,他作品中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处处潜藏的玩笑,总是被人津津乐道。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安东尼的作品中享受到乐趣。伴随这些乐趣的,是在余音未了的笑声中衍生的良久思考。那么,《动物园》作为安东尼的重量级作品,为什么感觉读起来平淡的有写冷场呢?

 

安东尼·布朗在创作这部有着“檄文”意味的作品时,坚守了沉重、严肃的态度。文字的表述似乎一直围绕着一家人的行动、对话和感受,平实到几乎淡出了背景或画外音。而图画在这本书里,却以绝对的表现力成为故事讲述的主体。

 

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安东尼卓著于世的超现实手法在这本书里的使用率不高——堵车时,那个粗暴的司机大猩猩一样的手臂;动物园售票员张开大嘴,露出了尖牙,不耐烦的动物脸部;排队的人露出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以及天上的云彩让爸爸变成了牛魔王等等。我们会发现这些超现实手法相对于安东尼在其他作品中的使用率来说相当少,而且全都用在了人的描绘上,完全没有用于描绘动物。

 

安东尼将动物园里的动物描绘得极真实、细致,用它们沉闷、被动的身体语言传达出令人不忍错目的悲伤。同时,将动物的身体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形成非常强烈的空间对比。

 

第一个就是陆地上体形最为庞大的哺乳动物——大象。画面中大象身处的空间高大冰冷,通往外界的天窗离它是那么遥远,角落里的大象显得弱小无助。

 

接着是两头长颈鹿,虽然安东尼细致地描绘出了长颈鹿的每一块花纹,然而立于屋前的长颈鹿毫无生气地好像贴进墙壁的剪纸。

 

再下一页,一只老虎定格在铁网的后面,安东尼让老虎的头尾都刚好卡在黑色的画框边缘,本该是在草原或林间奔跑的兽中之王,却被无奈地卡在牢笼之中,失去了空间与速度的自由,老虎没有了健硕的体魄,我们几乎能感受到它松弛的皮毛,臃肿的腹部,猫科动物用于表达情绪的重要部位——尾巴,无力地垂在身后。

 

继续看,我们就看到了犀牛。大多数人对于犀牛最深刻的印象,相信一定是它犀利的牛角以及岩石般坚硬粗糙的皮肤。但直入我们眼帘的却是坚硬的墙壁和地上的两块巨大岩石,不仅从体积上对犀牛形成压迫,就是表面粗糙刚硬的质感也透出无比的坚不可摧。犀牛呢,同样在画面一角,温文尔雅得几乎都快被我们忽视了。

 

在南极的冰雪中坚强繁衍的企鹅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它们的同类中还有一些居然在游泳馆一样的房子里“拉家常”;北极熊在假冒的冰块上看着发绿的水池,仿佛在怀疑是否真的曾身处无际的碧海蓝天;毛发浓密的狒狒似乎已经参透了某些东西,窝在人造的墙角无声地忍受着,甚至连面目都不愿意示人。

 

当我们看到最后出现的大猩猩时,不由得感到强烈的震撼。这样的震撼从何而来呢?让我们返回大象那一页,再重新观看一遍。除了空间的对比让我们感到动物的难过,还有什么是我们错过的呢? 是眼睛!作为心灵窗户的眼睛,是有视觉的生物之间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但安东尼却偏偏忽略了动物的眼睛。大象的眼睛被横梁挡住,长颈鹿一头背对我们 ,另一头的眼睛隐到了花纹里;老虎虽然离我们很近,可它的眼睛却在铁网后无法看清;犀牛的位置太远了,眼睛似乎只是为了标明那是眼睛的位置,企鹅的眼睛我们根本就无从寻找。

 

北极熊小小的两个成八字状贴在脸上的小黑豆,是唯一向我们直接展现忧伤的眼睛,然而也显得那么怯弱。猴子虽然比较闹,但是也像狒狒一样,根本就不给我们看到它们的眼睛。

 

在大猩猩之前,安东尼似乎有意忽略了动物的眼睛,这一用意显然是为了加强对比的力度。

 

通过故事的文字叙述,我们听到的都是一家人无聊的抱怨,父亲无趣的冷笑话,孩子们对于食物和玩具的热衷。

 

如果安东尼是在用这一家人来代表人类的话,那对动物眼睛的忽略,也有可能是为了表现人们在参观动物园时,对动物感受的漠视。 仔细想想,可能每个人都去过动物园,但有多少人考虑过动物的情感呢?如过连这样基本的考虑都没有,那么是否能看到动物的眼睛又有多少人会放在心上呢?

 

直到动物园之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家人中的妈妈说:“我不认为动物园的存在是为了动物,应该是为了人。”这个时候右页画面中大猩猩的脸部特写出现了。安东尼用焦点定位一样的十字分割画面,让我们的视线聚焦在大猩猩的眼睛上。

 

大猩猩是公认的智力最接近于人的动物,他们具有和人极为相似的情感表达方式。从大猩猩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悲伤、担忧、怜悯甚至宽容。相信每个人看到它的眼睛时,都能感受到它的悲悯,甚至每个人还有其他不同的感受。我想,这就是《动物园》让我们感到震撼的原因。

 

在这部作品中,人类吵闹而喧嚣,动物们却大都异常静默。安东尼对动物客观、真实的刻画,充满情感的表达,而对于人类无知和粗暴举动的批判就在动物的静默中爆发。

 

 

静默的爆发力

张影妹 图画书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