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行漫记:(五十六)具有黄金品质的自然兼人文景观──罗布人村寨(3)

标签:
北疆大环线罗布人村寨老村寨长寿广场罗布百岁老人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02.(接上篇)从阿不旦广场往南,是一条笔直的柏油路(即Y147乡道),狩猎人家、打渔人家、太阳墓都在乡道的东侧。上一篇我们先拐到那里转了转,现在回到乡道继续往南去罗布人的老村寨。

03.愈往南走愈濒临塔里木河,与刚进景区那里不同,这里海子密布,支流交错,可看作是湿地了。 水,是沙漠边缘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大的资源,这正是罗布人在此选址建村的缘由。

04.路过一条塔里木河的支流(好像叫渭干河吧)。

05.路过一条塔里木河的支流。

06.海子间的罗布人的老村寨。

07.海子间的罗布人的老村寨。

08.游客们穿过乡道上一座座芦苇棚,前面就是罗布人的老村寨(即“罗布人家”)。

09.罗布人的老村寨到了。村寨寨门形如戴着长寿帽的罗布人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该门也叫“长寿门”。

10.罗布人老村寨村口。

11.罗布人老村寨寨门。

12.走近罗布人老村寨。

13.走进罗布人老村寨村口,首先看到的是罗布人婚房。

14.罗布人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每一对成婚的新人都要乘船渡过塔里木河,然后回到婚房中度过初夜。 由此看,这婚房不属于某一家,是全村人共用的吧,所以建在村口。

15.前面这道门叫“阴阳门”。

16.按罗布人的风俗,过阴阳门是有讲究的, 进村寨时男性须走左侧的阳门,女性须走右侧的阴门,中间的正门是地位高尚的族长伯克走的;出村寨时男女都从阴门走出,这意味着沒有女性就没有子孙的繁衍。这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新生的向往。

17.阴阳门后面是罗布人老村寨的中心。

18.罗布人老村寨。

19.罗布人老村寨。

20.罗布人老村寨。

21.罗布人老村寨。

23.罗布人老村寨。

24.罗布人老村寨。

25.罗布人老村寨。

26.罗布人老村寨。

27.罗布人村寨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村庄之一, 其地域面积方圆72平方公里(即现在整个景区的面积),人口却很少,且早先每家相距比较远,2001年景区规划时,把他们迁移集中在一处(即罗布人老村寨这里),可也不过一二十户人家,但在村中没见到一位罗布人原住民。
其实,并无“罗布人老村寨”这个说法,只不过前文写到的阿不旦广场和后文将要写到的长寿广场两处,看起来才是现在罗布人真正生活起居的地方,这两处的建筑比起老村寨来说更现代也更商业化,可看作是罗布人新村,于是相对而言,我姑且用了“罗布人老村寨”这个说法。
罗布人老村寨本身并不大,而且属半仿古的。看过后原路退出。

28.罗布人老村寨村口。

29.罗布人演艺厅。

30.由罗布人老村寨往西南,建有约两百米的长廊,这里是长寿广场,有十几家罗布人的餐厅、茶馆、作坊、商铺,是集中展示罗布人生活风情的区域,也是游客的集散中心。

31.罗布人茶馆。

32.长廊下坐着几位罗布老人,正在现场制作木碗什么的。

33.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34.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35.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根据1987年的数据,全国有37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罗布泊周边有近900名,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约24%。1989年全国评出19名健康百岁老人,其中罗布泊有6名,占全国健康百岁老人总数32%。因此罗布泊周边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
这几幅图中正在制作木器的几位老人据说都已过了百岁。他们有什么长寿秘诀吗?图中即是。

36.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37.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38.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39.现场制作木器的罗布老人。

40.游客与罗布老人合影留念。

41.与罗布老人合影留念是要付费的,10元/位。您懂得哈。

42.罗布人商铺──帕拉孜坊。

43.帕拉孜坊内部。

44.帕拉孜坊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