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行漫记:(三)到乌鲁木齐第一天捡到的景点,水磨沟公园(下)

标签:
新疆旅游乌鲁木齐水磨沟公园翰文岭水磨坊文旅街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02.(接上篇)走到公园南围墙处,没路了。 又不想原路返回,在同行老韩的怂恿下,我们几个从东面的山坡很困难地爬了上去,找到了一条土路,沿路向北来到了一座长亭处。(参见上篇导览图)

03.这座长亭处于偏僻的角落,很少有游人到此,图中的三人是我的同行。

04.走到长亭的北头,看到这块石头,才知道这长亭叫“萧曹亭”。
这座亭子是清廷贵族、镇国公载澜修建的。载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作为替罪羊被慈禧太后流放到乌鲁木齐,据说,载澜给亭子命名“萧曹亭”是假借萧何和曹参效忠汉高祖刘邦的故事,以发泄他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不满。
1941年9月,时任新疆财政厅厅长的毛泽民曾只身住在萧曹亭养过病。由于历史原因原亭已毁,现亭重建于1984年。

05.过萧曹亭往北,又没路了。 老韩跑到前面去探路,也不知是这里本就没路还是在修路,反正是前路不通,我们只得折回,从山坡下去回原路了。

06.返回南围墙水磨河处。 从导览图看,这里有一眼龙口泉。水磨河中曾有上百个自然泉喷涌,龙口泉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可是我们没找到。

07.沿水磨河往北顺流向下走。水磨河从龙口泉一直蜿蜒流淌到公园正门,它是整个水磨沟公园最灵动的部分。

08.水磨坊。

09.水磨坊。

10.回到清泉桥及西门处。

11.清泉桥东面,清泉山中部的山腰处是清泉禅寺,占地面积不小。 相传当年玄奘西域取经时曾途经水磨沟,佛教徒们为纪念玄奘大师,在其驻足的地方修建了这座清泉寺,常年香火不断。现今的清泉寺建于1989年,明清建筑风格,是新疆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也是乌鲁木齐佛教协会所在地。关于玄奘的传说嘛,不可信。
老韩和我很想进寺看看,可同行两位女士对佛寺没啥兴趣,不愿去,那就遵从女士意见不进清泉寺了。

12.寺外台阶下的石碑。

13.过清泉寺继续往北,不沿河走了,换条路走清泉山脚下的游线。

14.路过今世缘小品园林区。

15.沿着山脚人工堆砌了一溜300多米长的假山,辅以亭台廊榭,石壁上镌刻着许多诗词、浮雕和仿古岩画。这一带应该叫“翰文岭”,只是我们走得匆忙,好多景观都没看到。

16.在八仙洞前拍了这幅图,我跟老曹说:看,仙气飘飘。 你猜怎么拍的?这不过是我吸烟往镜头前吐了一口,就拍成这效果了哈。

17.假山上面还有一段仿古城墙,一眼假。 个人认为翰文岭这条游线比不上水磨河滨水游线有看头,不自然,少灵动,格调平平。

18.仰贤石。

19.仰贤石。

20.仰贤石前两位女士留影。

21.仰贤石前两位女士留影。

22.翰文岭最北头,给老韩拍张留影。

23.走到翰文岭最北头,也就是公园的北头了。 到此,水磨沟公园就基本上转完了,回望一眼翰文岭,出正门,离去。

24.离开水磨沟公园,返程路过一片街区,叫水磨坊文化旅游街,已基本建成。(设计图,来自网络)

25.路边的售楼小姐看我们四人走过,热情地招呼:欢迎各位进来参观。

26.走过路过,那就进去看看呗。

27.售楼中心。

28.售楼中心内景。

29.水磨坊文化旅游街位于水磨沟公园北侧,依山傍水,环境甚佳。 据介绍它是乌市第一个文化、旅游、商业三者交融的中式庭院风格文旅商业街区。 项目占地3.6公顷,总建筑面积7.23万平方米,由3大主题片区、5个文化广场、7处景观节点和18个灰砖坡顶的庭院构成。 建筑外观挑角飞檐、灰砖青瓦,建筑布局以廊、院、巷、坊巧妙组合,古色古香结合新中式时尚元素,将建成西北地区罕有的明清仿古建筑风格水景商业街区,成为乌市新的地标。

30.同行老韩对街区沙盘看得很投入。

31.老韩,动心了么?

32.看看得了,准备离开。

33.离开售楼中心。

34.水磨坊文化旅游街与水磨沟公园毗邻,同傍水磨河,景点互为串联,街区与公园融为一体。 几年后,游人在逛完水磨沟公园后,可在这里喝茶、听戏、品国画,尽享都市里的慢生活。挺好。

35.回途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