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891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023-10-29 10:35:33)
标签:

盛夏避暑

万仙山南坪

龙潭沟

白龙潭瀑布

黑龙潭瀑布

分类: 巍巍太行┈┈游记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2.(接上篇)跨过凌空的铁桥,沿着陡峭的栈道,下行龙潭沟。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3.回望栈道。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4.小心翼翼。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5.走过200多级台阶,下到龙潭沟。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6.抬头回望刚才通过的丹分沟进入龙潭沟的山洞。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7.写到这里,似乎要多说几句了。

在网上看过数百篇写丹分沟与龙潭沟的游记,大多数将两条沟混为一谈,认为丹分沟就是龙潭沟,龙潭沟就是丹分沟。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两条沟在人为作用(开凿山洞)后是贯通的,它们的相通,使游客不管是从南往北走丹分沟→龙潭沟,还是从北往南走龙潭沟→丹分沟,正常情况下都是半日可达。这样,两个共同撑起半日游的载体,且是相通的,人们就很容易把它们合二为一,当做是同一条沟了。这些游记,如果先进的是丹分沟,标题多就是“丹分沟”,写到龙潭沟了,标题也不改;反之,如果先进的是龙潭沟,标题多就是“龙潭沟”,写到丹分沟了,标题也不改;两条沟出入口那写着名称的大字照片也发了,标题照旧。真是懵懂啊。

其实,丹分沟是丹分沟,龙潭沟是龙潭沟,从地理走向上来看,丹分沟只是龙潭沟的支岔。它们尽管相通,但不是一条沟。这就好比渭河是黄河的支流,但渭河是渭河,黄河是黄河,您不能说它们是一条河。您不能从渭河走着走着进入黄河了,还说脚下是渭河;也不能从黄河走着走着进入渭河了,还说脚下是黄河,对吧。丹分沟与龙潭沟交汇后,往北面下游去还会与通天河峡谷、再往下与沙窑河峡谷先后交汇,随着地点的变化,地名也跟着变了,难不成把那里还叫做丹分沟或龙潭沟么?

当然,在鄙人看过的上百篇游记中,有少数还是把丹分沟与龙潭沟分得很清楚的,明确指出二者有别,但却没有点明“丹分沟是龙潭沟的支岔”这个区分两者的重要观点。

关于“丹分沟是龙潭沟的支岔”,看上幅地图即知,毋须多言。(点击可看清晰大图。本篇图片均可看大图)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8.下到沟底了。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09.走下栈道,来到沟底,坐下来歇歇。 看到同行80多岁的胡老笑得跟弥勒佛似的,我彻底放心了,一拨老头老太走丹分沟→龙潭沟,三小时内轻松拿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0.下到沟底,由于山体迂回遮挡,首先看到的并不是在高处山洞口遥看的瀑布,而是白龙潭瀑布。刚才在山洞口遥看的瀑布是黑龙潭瀑布,得顺沟往下数十米后才能看到。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1.白龙潭瀑布地质知识简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2.看到白龙潭瀑布顶端的壑口了吧,得有几十米深。 我在上一篇写到丹分沟末端的壑口时说“溪水至此,急遽跌下,不知所踪”,原来那壑口正是这壑口,溪水从壑口跌下后就是白龙潭瀑布,上篇是从上往下看,这篇是从下往上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3.我们来时尚不是丰水季节,瀑布水势较小,它几度曲折,跌落而下,如一束白绢,倒也显得秀丽动人。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4.瀑布下方是碧绿的水潭,深10多米。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5.白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6.白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7.白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8.白龙潭瀑布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19.白龙潭瀑布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0.白龙潭瀑布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1.白龙潭瀑布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2.白龙潭瀑布下。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3.从白龙潭瀑布顺沟往下看,就是黑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4.拉近看黑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5.白龙潭瀑布下方筑有漫水坝。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6.从漫水坝旁边的栈道下行,去看黑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7.黑龙潭瀑布,落差60 余米。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8.历经岁月,瀑布在下方石板上冲击出一个深潭,潭水面积约70平方米, 因潭深,水呈墨绿色,当地人说潭内有黑龙盘卧,故称黑龙潭。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29.不像白龙潭瀑布几度跌落,黑龙潭瀑布是一泻而下,颇有气势。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0.黑龙潭瀑布具有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瀑布顶端的壑口有20米多深,上宽下窄,呈梯形口, 这是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才形成的。瀑布中段后面一片红黄色的崖壁光滑亮丽,上面附着绿色的青苔,色彩很是协调。

看过许多游记,把瀑布顶端的壑口都写做“2米多深”。我就不明白了:2米多深用得着千万年的冲刷才形成么?2米多深算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么?肉眼可见,这个壑口怎么着也得是20多米深啊。那为什么许多人会写做2米多深呢?因为,百度是这么写的。唉。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1.黑龙潭瀑布是从龙潭沟上段的双龙泉流过来的。 在龙潭沟上段的上口处除了双龙泉,还有龙王庙、黄龙洞等景点,但龙潭沟上段并未开发,从黑龙潭瀑布这里根本上不到龙潭沟上段。去上述景点有两条路,一条是步道+公路,即从丹分沟与龙潭沟交接处的步道上去,到三岔口时不拐弯而是直上,上去后再走公路;另一条是从丹分村沿公路西行。这两条路都不走龙潭沟上段的沟底。(参见本篇第七幅的地图)

这里说的,正是许多游记将龙潭沟与丹分沟混为一谈的原因所在,游客不管是从南往北走丹分沟→龙潭沟,还是从北往南走龙潭沟→丹分沟,走着走着就顺路从一条沟走到另一条沟了。如果您能沿着龙潭沟走完它的全段,就会明白:哦,原来龙潭沟自有它的上段,丹分沟只是龙潭沟的一条支岔沟。当然,现在谁也没法怎么走,因为上面说过了,黑龙潭瀑布虽然在龙潭沟里,但从这里没有走到龙潭沟上段的路,得绕路,绕路就得脱离龙潭沟,所以说谁也没法不绕路真正走完龙潭沟全段。

我因为去过龙潭沟上段,那是从山西的大河口走小路去的(参见《山居时光:昆山村的周边,去大河口半山云居(下)》),再加上仔细对照多家权威地图,所以才敢言之凿凿地说:龙潭沟与丹分沟不是一条沟,龙潭沟自有它的上段,丹分沟只是龙潭沟的一条支岔沟。或者最起码说,即使龙潭沟上段不叫“龙潭沟上段”(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姑且这么叫的),它有另外的名称,龙潭沟与丹分沟也不是一条沟。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2.仰望黑龙潭瀑布顶端壑口。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3.瀑布下面的黑龙潭水色墨绿,深不可测。怎么说有些夸张了吧? 不。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济南军区某部潜水员来此探测水深,下潜28米后,发现潭底并不是通常的井状或深锅状,而是罕见的螺旋状,无法下潜,结果也木有把深度给测出来。于是黑龙潭的水深也成了万仙山景区中众多未解的谜团之一。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4.黑龙潭瀑布周围水沫弥漫,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上万个。 黑龙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搓手洗面可使皮肤光滑细腻,当然饮用也是相当棒的。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5.黑龙潭瀑布特写。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6.黑龙潭瀑布特写。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7.离开黑龙潭瀑布。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8.离开黑龙潭瀑布后,顺沟继续下行。 与丹分沟的狭窄幽深相比,龙潭沟就宽阔敞亮多了,道路也不再那么陡峭,虽然仍是下坡,但平缓了许多。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39.龙潭沟最大的看点是黑龙潭和白龙潭俩瀑布,聚在那里的游客是最多的。回望。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0.回望,山光水色。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1.回望,山光水色。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2.沟中筑有漫水坝,拦成一片较大的水面,得以形成山光水色的倒影。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3.漫水坝上溪水潺潺。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4.道路平缓了,行速就加快了,拍片也就减少了。 龙潭沟约有两个丹分沟那么长,可在龙潭沟拍的片子却不及丹分沟的一半。同行的人走过看过即已满足,不在乎拍片,只用手机随手拍拍而已,俺紧随着他们,也只能随手拍拍而已; 当然了,这也与龙潭沟看点不多有关。 好在2017年初夏曾来过一次(参见《南太行,初夏的万仙山〔下〕》),这次再走,拍片少也不怎么遗憾。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5.一路下行。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6.一路下行。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7.在龙潭沟下口来张合影吧。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8.继续下行。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49.闻泉寻幽。




山居时光:领着一拨七八十岁的老人走万仙山龙潭沟

50.走过这段商业街,就返回来时坐车的南坪村了。

时间是1115分,坐景区交通车再回到昆山村住宿的农家乐,不耽误吃午饭,俺用不着掏腰包去请大家另撮一顿了。呵呵。

万仙山景区南坪分景区除了丹分沟与龙潭沟外,还有日月星石、将军峰、黄龙洞、双龙泉、小双唐榆、磨剑峰瀑布、五峰山林海等众多景点,均未走到。从下篇开始,将介绍万仙山景区郭亮分景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