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时光:昆山村的周边,去昆山挂壁公路(上)

标签:
盛夏避暑昆山去挂壁沿途景色昆山挂壁北口未走进内部 |
分类: 巍巍太行┈┈游记 |

02.闲住在昆山村,肯定免不了要去它的周边走走看看。
昆山村的东南方向呈扇状分布有四条路,分别是:第一条,沿万仙山景区道路去郭亮;第二条,沿万仙山景区道路去南坪;第三条,沿小路去大河口半山云居;第四条,沿公路去昆山挂壁。往西北方向呢,只有一条算不上路的小路去昆山西沟(昆山大峡谷)。在昆山村闲住期间,这五条路我都徒步走过,有的走了还不止一次。(点击可看清晰大图。本篇所有图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这一天我们走的是上面说的第四条路,即去昆山挂壁公路(以下简称“昆山挂壁”)的路。是出门后临时决定去的,所以没带相机,本篇图片全部为手机拍摄。
关于昆山挂壁,网上对其长度的介绍很不统一,有说7.5公里的,有说2.5公里的。肿么会相差如此大呢?
从我三次到昆山挂壁来看,情况是这样的: 从昆山村到营盘村的公路,南段是隧道路段,叫昆山隧道,长约2.5公里;北段是盘山路段,是昆山隧道的辅道,长约5公路。隧道与辅道加起来共长约7.5公里。
说昆山挂壁是7.5还是2.5公里,就看您怎么定义挂壁公路了。
按约定俗成,挂壁公路指的是在悬崖峭壁边上开凿出来的隧道公路。 所以严格地说,昆山挂壁指的是长约2.5公的隧道路段,隧道外那约5公里的盘山路段是不应该计算在内的。说昆山挂壁7.5公里长,是把盘山路段也计算在内了,这种说法宽泛地、广义地来讲也不是不可以,但您须弄明白其中的道道,不要只是在网上简单复制。

03.昆山村在昆山挂壁的北面,往昆山挂壁去一出村就进入了盘山公路,也就是上面说的那约5公里的辅道。如果说昆山挂壁长7.5公里的话,那么这里就算进入了挂壁公路了。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昆山挂壁指的是隧道路段,盘山公路这里不算。

04.当天天气不好,灰蒙蒙的。

05.

06.盘山公路每到较急的转弯处,路边都立有这种圆形凸面镜。作用嘛,您懂得。

07.前方路边有俩人。啥?看不清,点击看大图呗。

08.给您放大一下,但也得看大图哈。

09.图中看到的盘山路,不是我们现在走的公路,是另一条路,即平面图中说到的第三条路,去大河口的路。
您看,这条路是不是也像一条带子挂在悬崖峭壁边上?如按广义的说法,它也是挂壁路。可如此来计算的话,那太行山区的挂壁公路就忒多了,恐怕没人能数得清,咱还是把挂壁公路定义为“在悬崖峭壁边上开凿出来的隧道公路”吧。

10.

11.

12.

13.

14.

15.山凹里有小溪哗哗流下,顺沟里的步道而下,可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流水沟村, 属昆山村的自然村。这是户外强驴们走的路线,咱体力大大的不行,还是老老实实走大路吧。

16.

17.

18.

19.

20.

21.

22.前方半山腰转弯处隐约可见石砌的平台,那里是昆山挂壁的北口停车场,也是观景台。 啥?看不清,点击看大图呗。

23.拐过这个弯,就到昆山挂壁的北口了。

24.昆山挂壁北口到了。 北口一侧的山峰酷似一个人的侧面头像,眼睛、鼻子、嘴巴皆清晰可辨,头上戴着有高高尖顶的头盔,这就是有名的“仙人头”。
昆山挂壁内部很窄,属单行道,2.5公里长的道路只有区区几个会车处, 所以每当车辆至此,大多都不会立即通过,常常是要等挂壁公路内正对面行驶的车辆出来后,才可驶入。

25.您看,上一图中路障还拦着,现在可以放行了。

26.昆山挂壁北口在一个坡度很大的锐角转弯处(参见本文第二幅地图),每逢车辆多时, 北口外的停车不便,于是建了这个小停车场,当然了,它也可以兼做一个不错的观景台。

27.昆山挂壁北口检查站。

28.进北口后,从南口出去就是王莽岭景区。

29.观景台上的游客, 有的是徒步来的(那位戴渔夫帽的男士就是,他是我们前面在路上远远看到的那俩人中的一人);有的是坐车来的,或因停车等待放行,或专门到此停车,下来看看风景。

30.昆山挂壁有时候让游人徒步穿行,有时候却禁止游人进入,这个说不准。 我们来时,只允许车辆通行,不允许游人徒步进去。

31.本来想着能走进昆山挂壁好好看看呢,无奈得狠啊,只能拉近镜头拍一下昆山挂壁的侧窗吧。 可惜的是,此处山体遮挡,能拍到的侧窗不足十个。昆山挂壁在垂直高度约500多米的山崖上拦腰穿过,共有156个侧窗,远远看去极是壮观。
好在第一天从河南坐车来昆山村时,已见识过昆山挂壁的内部样貌(参见《山居时光:走进南太行深处避暑的路上》);待坐车回河南时,大概率还要经过此处挂壁;另外,在去丹分沟那天也拍到了昆山挂壁的远景,因此当天也不算怎么遗憾哈。这些在后续博文中都会介绍到。

32.

33.这就是我们前面在路上见过的那俩人,一看架势就是经常户外徒步那种的。

34.这白色小车是王莽岭景区内部车,在昆山村期间,经常看到这种车子。 图中的下坡路是北口转弯处通往昆山村的公路,也就是我们刚才来时走过的路。

35.小车走了,俩人也要走了,我们也开始下撤,原路返回。
-------------------------------------------------------------------------------------------------------------------
扩展阅读:说说我国的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边上开凿出来的隧道公路。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隧道在贴壁凿建时,相隔十余或几十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连续的侧窗勾勒出隧道的走向,就像一条带子挂在峭壁上,故名挂壁公路。广义挂壁公路还包括高俊型盘山公路,因为它也像一条带子挂在峭壁边上。
定义我们今天常说的挂壁公路,有三个必不可缺的关键词:“隧道”、“悬崖峭壁边上”、“连续的侧窗”。
不是所有的隧道公路都可称之为挂壁公路,常见的隧道开凿在山体里面,您看不出它挂在悬崖峭壁边上,所以它是穿山公路而不是挂壁公路。

比如上图中的207国道河南焦作云台山叠彩洞路段,由19个隧道组成, 您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它们都凿建在悬崖峭壁边上, 但这些隧道均没有侧窗,所以没有人称它为挂壁公路。
盘山公路尽管有时也挂在悬崖峭壁边上,所以它属于广义的挂壁公路,但我们常说的挂壁公路已基本上都指向隧道式公路,完全露天的盘山公路一般也不称它为挂壁公路。

我国的挂壁公路最集中的地区是南太行山区,计有九条,均修建在从华北平原上升到山西高原的断层峭壁上。它们分别是:山西平顺的虹梯关挂壁、穽底挂壁。山西陵川的陈家园挂壁、昆山挂壁、锡崖沟挂壁。河南辉县的齐王寨挂壁、上腊江挂壁、郭亮挂壁、回龙挂壁。在示意图中它们尽管叫法不一样,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挂壁公路。除了南太行,在北京、陕西、重庆、湖北、湖南、贵州等地也有一些挂壁公路(非广义的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不仅解决了山区的交通难题,还把深山美景奉献人间,其本身也成了奇景的一部分,所以大多都成了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