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时光:南太行深处的昆山村(四)

标签:
山西陵川昆山村盛夏避暑30多家农家乐花筑-半山云居 |
分类: 巍巍太行┈┈游记 |

02.昆山村平面图。(点击可看清晰大图。本篇所有图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03.(接上篇)快到昆山村东头,可以看到昆山河河道深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的底部开始急剧下切,形成很深的峡沟。

04.过忆味轩后,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峡沟与昆山河峡沟呈“丁”字形交汇,这条峡沟好像是叫“苍沟河”或“常沟河”。(参见平面图)

05.苍沟河。

06.苍沟河。

07.苍沟河。

08.苍沟河。如至丰水季节,这个小断崖必能形成瀑布, 它下面的水潭足以证明这是瀑布不知多少年才能冲出来的。

09.下到沟底,往东向昆山河下游望去,峡沟深切,两岸崖壁得有几十米高吧。 峡沟尽头有一道水坝挡着,水坝那边是什么样子的,就不得而知了。 隔日从另一条路去了水坝那边,才知那里是近200米高的断崖。 (另文介绍)

10.村中小景。

11.从峡沟中上来,沿大路继续向东。

12.祥云居。

13.至一三岔路口,向前直走是去往昆山挂壁公路的大路; 左转是另一条岔路,不知通向哪里,先走这条岔路看看。
路口有一标识牌,上写“花筑 半山云居”,十分钟车程可达。 这半山云居也是一家农家乐么?从这标识牌的精致程度来看,不像是一般的农家乐,村里已看到的30多家农家乐还没有一家这么有范儿的。

14.在海军农家楼顶平台上看对岸, 图中左侧是我们入住的世兴园,偏左是晋豫山庄,右侧是万仙山景区北门。看上去距离挺近的,可前面说过了,此处的昆山河峡沟下切很深,峡沟上无桥,根本过不去;要想过河还得返回雅阁居那里去。

15.果实累累。

16.果实累累。

17.这条岔路边可以说是村中农家乐建得最密集的地方了,从西北向东南一字排开,共有八家, 依次是:海军农家、富启农家、昆山庄园、伟华农家旅馆、庆丰源、豫昆农家、昆仲农家和友云山房。

18.伟华农家旅馆。

19.梨子快熟了。

20.友云山房的室外旋转楼梯。

21.友云山房是多家院校和画院的写生创作基地,这是他家的特色。门口这位大妈像是个画家么?

22.过友云山房继续往东就出村了。 这位搬个马扎坐在山路上的老者倒像是个画家,最起码现在他面对大山,正在认真地写生作画。

23.这就是写生老者描绘的对面风景。 图中前面的玉米地是昆山村的,跨过昆山河去(河在玉米地尽头的下面,看不到),就是万仙山景区了。也就是说,河这边是山西陵川,河对岸是河南辉县。看到图中对岸山脚下有个小凉亭么?凉亭中立有明清时期的两通豫晋古碑,它后面有9户人家的自然村就叫碑后村。
往东,前面的山路还很长,本来是想走去半山云居看看的,可从标识牌哪儿走到此已10分钟了也不见踪影,忽然想起那标识牌写的是“10分钟车程”,是车程啊,怪不得呢,咱步行那得多少分钟?原路返回。

24.隔了数日,终于还是耐不住好奇,从前几日返回处沿着山路走去了半山云居。下面这9幅片子是晚几日拍的,为了保持博文的完整性,就先放到这里发了,因为半山云居所在的村子包括路过的几个村子,都属昆山村的自然村,这一篇既然是介绍昆山村的,那就尽可能把它写得全乎一些,是吧。
这一天,天清气朗,我一个人沿着山路往半山云居走去。

25.路过一个自然村,俩户人家,村名不详。

26.又路过一个自然村,八户人家,村名庄洼。

27.庄洼村也有一家农家乐,名字不详。

28.再走,终于看到半山云居了,远望后面山崖上那一个个连续的孔洞即昆山挂壁公路的侧窗。 从昆山村到此约3.5公里,走了一个小时。

29.花筑·半山云居。看这架势,绝非一般的农家乐,应该属民宿。
宽泛地说,农家乐其实也属民宿范畴,但经常在外旅游的人知道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说,民宿的档次要比农家乐高许多。比如我们住在昆山村世兴园,60元一天包吃住,住得时间越长价格越优惠(昆山村30多家农家乐都是这个标准);而半山云居呢,据说住一天是300元往上。有区别吧。

30.住在半山云居的客人跟昆山村农家乐那些大妈大爷们也是不一样滴。

31.半山云居所在的村子叫大河口,这也是昆山村的一个自然村,俩户人家。

32.大河口村民居。(去半山云居这一趟另文专门有介绍)

33.从这一幅图起就又回到去半山云居之前那一天拍的片子,也回到昆山村正常介绍空间顺序上来了。

34.返回前文说到的那个三岔路口时,见一位大爷在舞龙。 这舞龙似乎是个很流行的事儿,在昆山村居住期间,我曾多次在不同地点见到不同的人在舞龙,舞单龙舞双龙的都有。

35.从三岔路口继续往东南,昆山庄园等农家乐后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