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旅:了解西陵峡口、宜昌大城的窗口──宜昌博物馆(一)

标签:
宜昌宜昌博物馆外观峡尽天开开辟鸿蒙杂谈 |
分类: 闳览博物┈┈游记 |

02.参观过三峡大坝旅游区,乘大巴来到宜昌,下午到宜昌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人类遗产实物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寄托。我们到一个地方旅游,要想快速而全面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没有比逛博物馆再好不过的去处了。
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近5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23件套(实际数量2555件),其中一级文物142件,二级文物154件,三级文物1427件, 藏品规模与质量在湖北省地市级博物馆中位居前列,于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宜昌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体型方整,大气稳重,虽是现代建筑,但集巴楚历史文化元素为一体,风格尽现巴风楚韵:在深浅变化的条形石材覆盖的外墙上,装饰着鲜明的“巴虎楚凤”纹饰,表现出“巴人崇虎,楚人尚凤,虎凤合鸣”的设计效果,铜质的“历史之窗”镶刻在外墙中,太阳屋顶镌刻其上,四个大基座位于建筑四角寓意四方星辰,构成了“天人合一”的美好画面。

03.正门。

04.我们从宜昌东站坐公交过来,就近先走到了博物馆的西面(即背面),后门不开,于是从北面绕到东面(即前门)去。

05.北侧面。

06.北侧面。

07.北侧面水池。

08.东北侧面。

09.来到这里是下午两点半,进馆前正好遇到一群小学生也来此参观。

10.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真好。

11.“宜昌博物馆”几个大字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在1988年5月来宜昌视察时题写的。

12.宜昌博物馆展览主题为“峡尽天开”,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特展陈列三大部分,共10个展陈板块,33个单元。
基本陈列4个:远古西陵、巴楚夷陵、千载峡州、近代宜昌。
专题陈列4个:开辟鸿蒙、物竞天择、风情三峡、古城记忆。
特展陈列2个:数字展厅1个、临时展览1个。

13.走进博物馆大门,是贯通一至四楼的中厅,空间开阔; 上部是以“太阳人石刻”为原型的太阳穹顶;规模宏大的西陵峡口画面屹立正中,以长江为主脉,山体和木格栅传统元素为辅,呼应宜昌地域特征;“峡尽天开”四个大字赫然醒目,“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是著名诗人郭沬若出三峡时对西陵峡口壮阔秀美风光的咏叹,它准确描述了宜昌城的地理位置,契合了宜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几次跨越式发展的嬗变历程。承载江山沃土,开启历史之窗,“峡尽天开”正是宜昌博物馆的展览主题。

14.中厅。

15.中厅。

16.在宜昌博物馆参观两个多小时,尽管走马观花,但也拍得不少片子,拟分为七篇陆续发出。 七篇的顺序编排不完全按前面那个基本陈列、专题陈列来排列,而是按一至四楼的参观空间次序,同时也是从远古到今天的时间序列来排列:(一)外观、开辟鸿蒙,(二)物竞天择、远古西陵,(三)巴楚夷陵,(四)千载峡州,(五)近代宜昌、风情三峡,(六)古城记忆,(七)其它展览、外观。

17. 《开辟鸿蒙──动植物化石及岩石矿物标本展》展厅,一楼右侧。
该展厅分为时空隧道、生命之光、走近地球、岩石矿物、宜昌地质五个单元, 以337件动植物化石、岩石矿物标本为基础,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影像、地质沙盘及地层剖面模型展示,按照当前主流学术观点,简要介绍了关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等天文知识,试图揭示生命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让人们来了解自然、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通过对宜昌地质的介绍,让人们了解它的美丽风姿,珍惜这一大自然馈赠的珍宝。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长江三峡主要景点分布暨下水(奉节→宜昌)游览实时示意图。
本篇在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