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旅: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的天下奇峡──巫山小三峡(二)龙门峡

标签:
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东坪湖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02.(接上篇)过大宁湖,向北穿过龙门桥,进入龙门峡。
龙门峡为小三峡第一个峡谷,也是小三峡中最短的一段峡谷。其长度说法不一,有说3公里的,有说8公里的,还有说15公里的。之所以说法不一,跟它因为有主峡区、非主峡区之分,由此起点终点怎么确定、以及含不含它两端的湖有关吧。
龙门峡口两山对峙,峭壁如削,天开一线,状若一门,大宁河宛若一条游龙,在此南下冲出峡门,因而称为“龙门峡”。(点击可看清晰大图,本篇所有图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03.一进龙门峡,就发现大宁河水流缓慢,澄碧透绿,清可见底,色若翡翠,明如琉璃,比长江的水要清多了。是的,从奉节到巫山,路过的草堂河、黛溪河几条支流都是这样,比长江水流要清澈许多。

04.

05.

06.

07.

08.龙门峡标志牌。

09.进入龙门峡最先看到的景点应该是东岸(图片左侧)的龙门泉,它从百米高处岩壁上流出,飞流直下河中,因其处在龙门峡口,故名“龙门泉”。但峡口已过了,也始终未得见真容。

10.现在进入龙门峡,最先看到的景点是西岸半山腰的“青狮卫门”。 那青狮,是高高岩壁上凸出的一块巨石,从下望去像是蹲在那里的石狮,威武雄壮,恰似坚守龙门的一名卫士。
在青狮卫门下方绝壁上,可见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石孔,这是古栈道栈孔遗迹。这些栈孔一直绵延向北,直达大宁河上游,有300多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好、最长的古栈道遗迹。可惜这里未拍到,不过后文还会提到它。

11.东岸,悬崖绝壁顶上有一根石柱,身披斑驳环绕的花纹,头顶似树非树、似草非草的植物,高约百米,有9个岩梯,貌似九条龙的头,船工称之“九龙柱”。其后方还有一根石柱,形似蘑茹,叫做“灵芝峰”。当地传说,该灵芝为神女瑶姬所种植,特派九龙守护。

12.九龙柱上游,是银窝滩。曾几何时这里是大宁河最大的鬼门关,百米险滩,弯曲如肘,礁石密布,滩头鹅卵石长年被急流冲刷,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如同遍布着银窝,故名“银窝滩”。滩顶与滩尾的水位落差达4米,白浪翻滚,如沸如泄,放舟向下,稍一不慎,便会触礁翻船。

13.过去的银窝滩不知呑噬过多少人命与财物。 直到三峡水库蓄水前,船过银窝滩时,因为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急,闯滩不易,游客还需下船步行一段路到前面再上船。水位上涨后,导游讲现在已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乐趣没了,这道风景也就跟着没了。

14.

15.如今您再看,大宁河水位上升了130多米,银窝滩处河面宽阔,平静如镜,哪还看得见鹅卵石、礁石?险滩早已不复存在喽。

16.头顶突现一座大桥,即沪蓉高速大宁河特大桥。
我们是站在船尾向后拍的,所以景点的出现都是“突现”。

17.

18.

19.

20.过了银窝滩,龙门峡主峡区(三公里)到此为止。从银窝滩到东坪湖琵琶洲,这一段峡谷还叫龙门峡(非主峡区),但没有那么逼仄,显得视野开阔多了。

21.

22.

23.

24.

25.小三峡中的游船。

26.西岸,有小山峦形如熊猫,且上面有两个黑黑的大山洞,二洞并列,酷似熊猫双眼,当地人称此二洞为“熊猫洞”。现在水位上升后直逼洞口,已看不出熊猫的样貌了。

27.

28.头顶突现一座大桥。

29.这是巫山绕城路大宁河桂花大桥。

30.

31.

32.

33.

34.

35.头顶叒突现一座大桥。

36.这是郑万高铁大宁河双线大桥。

37.

38.进入龙门峡后,朔流而上这已是看到的第四座大桥了,平均间隔不足两公里就是一座,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该真不是白给的。

39.穿过郑万高铁大宁河双线大桥,是磨角滩,到这里就龙门峡走完,进入了东坪湖。

40.在建中的郑万高铁。

41.

42.

43.图片中间右侧高出水面这块,是琵琶洲的一角。 站在高处往下看,东坪湖西岸这片三面环水的沙洲,状如琵琶,故名“琵琶洲”,所以东坪湖又名“琵琶湖”。琵琶洲上出土过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告诉人们大宁河曾有灿烂的史前文明。

44.东坪湖畔清水环绕,田野阡陌,炊烟袅袅,令人顿生世外桃源之感。

45.东坪湖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