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旅:流淌着千年烽火与诗情的名胜──白帝城(三)

标签:
长江三峡白帝城白帝庙前半部分刘备托孤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02.(接上篇)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字子阳)割据蜀地,在此据险筑城, 屯兵积粮,以自己的字赐名子阳城。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亲信先造舆论,于建武元年(25)四月穿白袍,骑白马,绕城三圈,跃马称帝,自号“白帝”,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城池所在的这座山称为白帝山。
建武十二年(36)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供奉祭祀,称“白帝庙”。此后其规模历代虽因兴废而不同,但至元代1400多年来一直供奉公孙述。到明正德五年(1510),四川巡抚林俊以马援“子阳井底之蛙耳”为据,毁公孙述像,在白帝庙内改祀曾入蜀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并祀土神、江神,改白帝庙为“三功祠”。明嘉靖十一年(1532),四川巡抚朱廷立和按察司副史张俭,鉴于三国时蜀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改三功祠为“义正祠”。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川巡抚段锦又在庙内增塑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从此之后,便奠定了白帝庙内祭祀刘备君臣的格局。后白帝庙屡遭兵火,到清康熙、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白帝庙均作过维修。1949年以后,又进行过多次大的维修。

03.白帝山的顶端,就是坐北朝南的白帝庙。白帝庙是白帝城的核心建筑群,其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

04.大门两内侧有一幅对联,图中看得不是很清楚,摘录如下:“万国衣冠拜冕旒,潜号尊称岂容公孙跃马;三分割据纡筹策,托孤寄命赖有诸葛卧龙”。上联讲的是公孙述筑城篡逆;下联讲的是刘备临危托孤。也就是说,刘备在这里托孤时白帝城已经存在200多年了,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白帝城却是“白帝庙内无白帝,白帝庙祀刘贤帝”,刘备他们这些后来者喧宾夺主,成了真正的主人,而最早的主人公孙述在这里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喽。

05.白帝城文保碑。

06.白帝城简介碑。

07.古往今来有2000多位诗人来过奉节,留下了古诗词1万余首,这中间多写到过白帝城,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走进白帝城,可以看到许多《早发白帝城》的碑刻,这不,在白帝庙大门一侧,除了文保碑和简介碑外,还有三通《早发白帝城》碑刻,它们的书写者分别是毛、周、江。

08.《早发白帝城》碑。

09.进白帝庙大门,是横向狭长的前院,其北侧建筑是前殿。

10.前殿。

11.前院西侧,白龙献瑞雕塑。

12.传说当年此处井中常有白气升腾,状如白龙。公孙述就是据此认为这是他的祥瑞之兆,遂自称“白帝”,筑白帝城。

13.前院东侧,白鹤出井雕塑。

14.传说当年此井井水甘甜清冽,泡茶时茶叶都是立着的,犹如白鹤飞天一般,茶汤清香四溢。

15.前殿为一穿堂,殿内正中立木制屏风,上面镌刻毛伟人手书的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词,即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16.前殿内白帝庙简介。

17.白帝庙简介。

18.出前殿往北是中院,东侧是文臣厅。

19.中院西侧是武将厅。

20.中院北侧是明良殿,这是白帝庙的正殿。

21.回望中院。

22.回望中院。

23.明良殿正中供奉蜀汉先主刘备塑像,神龛上方匾额“羽葆神风”四个字取自清诗画家吴锡麟《楼桑村》中的诗句“羽葆神风归万里,草庐天意识三分”。
明良殿正上方悬挂“汉代明良”牌匾,“明良”指的是明君良臣。该匾现被收录《中华名匾》。

24.刘备塑像前方东侧供奉诸葛亮塑像。

25.刘备塑像前方西侧供奉关羽、张飞塑像。

26.明良殿西东两侧各有一暗间,均无正门,由明良殿两侧的侧门进出。图为西侧的昭烈祠,供奉刘备塑像。
东侧是后主祠,供奉刘禅塑像。(未拍)

27.与中院东西向并列还有两个院落,西为西院,东为东院。西院北侧东边是武侯祠。

28.这大概是全国最小的武侯祠了,仅60余平米的祠内中间供奉诸葛亮塑像,两侧还供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之孙诸葛尚的塑像。

29.西院北侧西边是西碑林。

30.西碑林内。

31.看到这里,忽然有一个巨大的疑问:白帝庙内大名鼎鼎的托孤堂哪里去了?
在中国,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刘备白帝托孤”这段史实,正是因为这个伤感的传说才使得白帝城名扬天下的,白帝城景区自然也不会不对这事儿大加宣扬,因此,再现这段史实的殿堂多年来一直是白帝庙的主要建筑之一,称之为“托孤堂”。
本世纪初,托孤堂在白帝庙的前殿,也就是大门进去的第一个殿。图为当时白帝城门票背面的平面图。

32.曾在白帝庙前殿的托孤堂。(图片来自《奉节白帝城瞿塘峡5A景区官网》)

33.为了再现1700多年前永安宫刘备托孤的悲壮历史,白帝城景区特邀雕塑家赵树同先生,于1984年创作了一组刘备托孤大型彩塑安置在托孤堂。21尊高2米多的蜀国君臣彩塑,造型生动,形态各异,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游客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图片来自《奉节白帝城瞿塘峡5A景区官网》)

34.后来不知哪一年,托孤堂移到了白帝庙西院的西碑林处。(参见本篇前面的《白帝庙平面图》及该幅托孤堂在西碑林时的网络图片)
现在呢,前殿也好,西碑林也好,都不是托孤堂了。那,托孤堂哪里去了?我虽然还有几处殿堂未走到,经回来以后查实也不是托孤堂啊,白帝庙的托孤堂到底哪里去了?

35.写到这里,似乎应该说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托孤堂,即刘备托孤的永安宫究竟在什么地方。 史上及当下大多数人认为在白帝城。可是一部分当地人和有些擅长考证的学者专家则质疑永安宫不在白帝城,而在奉节老城东奉节师范学校内;后来三峡水库建成,奉节老城淹于水下,便在宝塔坪夔州博物馆内又复建了一座托孤堂。于是今天奉节县就有了两个托孤堂,一个在宝塔坪,一个在白帝城。
图为奉节夔州博物馆内的托孤堂。(网络图片)
我们这次去白帝城白帝庙,没有看到托孤堂,会不会有两种可能。一呢,景区认可了真正的托孤堂不在白帝城,所以撤了。可仔细一想,不对呀,白帝城景区现在肉眼可见的文字资料还在宣传刘备托孤就发生在白帝城,在这一点上景区从来是不遗余力的,它是绝不会轻易丢掉这条最值得立足并引以为傲的资源的,再说了这一点早已得到了数百年来公众认可了呀。二呢,会不会托孤堂暂时关闭是要另建一座新的更气派的托孤堂呢?说不明白。
作为普通游客,我还是希望托孤堂在白帝城,即使它不是真的也无大碍啦,只要它能够让我们在观赏风物景致的同时还能放飞思古幽情就行了,至于说它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几分真几分假,这不是我们普通游客所关心的;关心它、考证它是那些学者专家的事,他们若不折腾出一些与公众认知有差异的观点来,怎么显示自己有文化呢。
不管怎么说,这次来白帝城没看到托孤堂,总觉得是个缺憾。

36.西院。

37.西院南侧的观星亭。相传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观星亭由此得名。

38.西院西侧为民国时期军阀张钫、李魁元修建的三层砖混结构别墅,因其外墙涂刷为白色,人们称之为白楼。

39.白楼属典型欧式风格建筑,但与周围环境也还算协调。

40.白帝庙建筑群的前半部分除了上面已写到的主要殿堂亭楼外, 还有忠武堂(在西院南侧)、蜀汉堂、东碑林(均在东院)等,这些地方未走到。
至此,白帝庙前半部分基本看完,接下来出后门,去它的后半部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