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都武侯祠三义庙桃园和群贤堂锦里即结义楼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武侯祠中轴线上,诸葛亮殿的后面是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庙。(点击可看导览图清晰大图)
三义庙原来并不在武侯祠内,它位于成都市提督街。1997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迁建到了武侯祠内。三义庙原有四进五殿,现为一进四合院,由拜殿、正殿和两侧廊房组成。

拜殿。

拜殿前石碑。

在拜殿内看正殿。

正殿。

正殿。

正殿。

“神圣同臻”匾,赞赏刘、关、张三义士都达到神圣的境界。
细看立匾额者,署名竟是清道光年间的“靴鞋行众姓弟子”。这是什么说头?《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刘备肯定不是最早的“贩履”者,但翻遍古籍记载中“贩履”有名有姓的,就数刘备最早且最有影响。明清时期,民间行会兴起,就如木工尊鲁班为祖师爷一样,制鞋、修鞋、贩鞋等一切与鞋有关的行业,于是都尊刘备为祖师爷啦。这样,靴鞋行众姓弟子立了“神圣同臻”这块匾就不难理解了。

正殿内刘备塑像。

关羽塑像。

张飞塑像。
与前面汉昭烈庙中刘关张身着帝王冠袍带履的形象不同,三义庙中刘关张的塑像皆穿着布衣。这意思很明确,他们桃园结义时一个是卖草鞋的,一个是贩粮食的,一个是卖酒杀猪的,还是平头百姓嘛;后来,后来嘛都建功立业、神圣同臻啦。

三义庙内的古代石刻文物。

古代石刻文物。

古代石刻文物。

古代石刻文物。

三义庙内的根雕。

根雕。

三义庙外西侧,有一块巨石,上刻“喜神方”三个大字。
所谓“喜神方”,即喜神所在的方位(南方)。武侯祠不仅是三国崇圣之地,还恰好位于成都南郊,于是被蜀地百姓视为喜神的方位。武侯祠里供奉的蜀汉英雄刘、关、张、诸葛亮,不仅是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忠、义、财神及智慧之神,还是被拥戴的“喜神”。所以,早早晚晚喜神方巨石前总是挤满了留影的游人。据说每到春节期间,成都人会蜂拥而至,纷纷踮脚跃起,只为摸上“喜“字,场面甚是火爆。

喜神方往西,是“桃园”。

桃园内刘、关、张石雕像。

刘备石雕像。

关羽石雕像。

张飞石雕像。

桃园西北面的风景。

桃园西北面的风景。

群贤堂。

群贤堂。

群贤堂。

北门旁的一座楼阁,叫什么来着,忘了。

走到此处,我们同行一位大姐不知间竟从北门踱出去了。武侯祠咱还没看完呢,赶快叫她回来,可把门的说什么也不允许大姐从北门返回,理由是此门“只许出不许进”。唉,木办法,我们只能全体从北门出去了。
北门出去是锦里民俗区,广义上说也属武侯祠的范围。反正锦里也在游览计划中,那就逛锦里吧,待逛罢锦里后再进武侯祠。
为了行文介绍的连续性、完整性,下篇不按游览顺序写锦里,还将继续写武侯祠。
图为北门(从外往里拍的)。

结义楼。
绝大多数的武侯祠导览图(包括我这篇的导览图)都把结义楼画在其中,给人感觉结义楼好像是武侯祠的最后一进建筑似的,其实不是。结义楼属锦里,实际上它也就不在武侯祠院墙圈起来的收门票范围之内。
2015年来武侯祠时,木有走到结义楼,回去后对照各种导览图与自已拍的片子,始终也木有搞明白结义楼与武侯祠究竟是个啥关系。这次,误打误撞,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