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龙景区钙华滩流金沙铺地七里金沙盆景池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接上篇)看过明镜倒映池,顺观景道继续下行,下一个景点是金沙铺地。

金沙铺地,是位于娑罗映彩池至洗身洞之间一道长约1500米、宽70-120米的钙华滩流。

在长达3.6公里的黄龙沟沟底,乳黄色的钙华滩流断断续续很是常见, 但唯有金沙铺地这一段状态最好,面积最大,距离最长,色彩最艳,被专家们认定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地表钙华滩流中最壮观的“全能冠军”,属黄龙世界三大之最之一。

这里的沟底地势为脊状斜坡,特别是“脊梁”的西部倾斜角度大,树木障碍等也很少,所以水流速度较快,水中的碳酸盐由此失去了凝埂成池的地理条件。在以金黄色为主,间或镶嵌着乳白色、灰色、暗绿色等色块的斜坡地上,流淌着薄薄的一层水波,并在水底凝结起层层金黄色钙华滩,好似片片“鳞甲”,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颇有“千层碧水脚下过,万两黄金滚滚来”的势头,的确是黄龙景区在彩池之外的又一罕见奇观。
如果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滩流。

在没有钙华礁堤阻挡的情况下,顺势而下的清流因坡面上钙华的鳞状层叠而荡漾着银色涟漪,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滩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

浅浅薄薄的钙华滩流。

浅浅薄薄的钙华滩流。

仔细观察,钙华滩流表层有些地方脱落了,这与我们家庭烧水壶的水垢颇有些相似哈。

一对情侣。

“V”。

“V”。

顺沟而下观景栈道的东侧,与金沙铺地并行,是一长溜散落在树丛中不知名的彩池。

散落在树丛中不知名的彩池。可惜有些池子也是干枯的。

这些散落在树丛中不知名的彩池,与前面看过的五彩池、争艳池、娑罗映彩池、明镜倒映池等不大相同,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在树丛中,这点与琪树流芳池倒有些相似。

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

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翠柏盘根。

其实这些散落在树丛中不知名的彩池并非无名,现在看到了标志牌,方知道它们叫“盆景池”。
盆景池海拔3320米,上距明镜倒影池418米,下距洗身洞264米,面积20000平方米,由330余个彩池组成。回想刚走过来的景观,这一群彩池与盆景的确蛮像的,天设地造,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在盆景池的末端,有一个大池子,应该是盆景池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池子,可惜只在池底有浅浅的一滩水。

这是景区官方的宣传牌,您看图片中盆景池在丰水期时碧水漫溢的风姿是多么迷人。

可惜现在只能是这个样子喽。

金沙铺地这一带状景观,长约1500米,它的东侧与之并行是明镜倒映池和盆景池两个点状景观,这俩点加起来也就600多米长。金沙铺地与明镜倒映池、盆景池的关系就如同“”这个字形。所以过了盆景池继续往下走,栈道西侧看到的仍然还是金沙铺地这种钙华滩流景观。

金沙铺地这个景点,在黄龙沟西侧的另一条道路(可以叫上山道,亦可叫下山道)的标志牌上写做“七里金沙”(参见前面金沙铺地和盆景池那两幅标志牌图片),尽管名称不同,但其实指的是同一个景点。
至于说“七里”嘛,有些夸大了。因为整个黄龙沟全长也就是3.6公里,在七华里长的黄龙沟底部,这种黄色的钙华滩流(即所谓的“金沙”)并非是连续不断地,它们即使加起来也应该没有七里长。

沿观景道继续下行,观赏金沙铺地(或七里金沙)。

金沙铺地就快走到头了,下一个景点是洗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