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九寨沟树正沟树正磨房树正寨树正群海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看罢树正瀑布,顺溪流,沿栈道,去下一个景点,打算走到树正群海。这一路能看到瀑布、激流、群海、磨房、藏寨,体验感受九寨沟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多样性。(点击可看清晰大图)



在九寨沟这样的步行木栈道与公路并行,则查洼沟有长海至上季节海一段;日则沟全线都有;树正沟全线也有,而且从诺日朗至荷叶寨是沟两侧都有。想在九寨沟深度游的游客,可选择用脚步去丈量整个栈道,那该会是一种什么样满足的享受啊。曾有人说要旅游就坐观光车走马观花,要旅行就走栈道慢慢欣赏沿途风光。您同意这种说法么?


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子。




俺的几位同行。


树正磨房到了。

树正寨磨房纯木结构,依河而立,筑于水上,前后均有木桥与两侧河畔相连。房内石磨以水为动力来转动,将青棵、小麦等研制成粉。


随着时代发展,三座磨房现已失去原有的功能,变成购物餐饮点了。青稞酒、酥油茶,10元,来一碗?



从树正磨房回到公路上,公路西边是树正寨。

“九寨沟”之名即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于此而得名,这九个寨子由沟口依次往里是尖盘寨、盘亚寨、亚钠寨、荷叶寨、热西寨、郭都寨、黑角寨、树正寨、则查洼寨。
多年以前,高原上的马道和幽静的山路只会将当地原住民的脚步带往九寨的沟沟壑壑,然后又悄声远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九寨沟被世人惊艳发现后,旅游大兴,现在九个寨子有六个已搬迁至沟外。树正寨是九个寨子中最大、最繁华的一个,九寨沟1000多人中就有400多人居住于此,因此得以做为样板而保留(另两个保留的寨子是荷叶寨和则查洼寨)。
树正寨大门上写有“九寨沟民俗文化村”字样,其实大可不必。君不见当我们被跟风滥建越来越多的山寨版民俗文化村这类人造景观倒了胃口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愿意到那些原汁原味、天然去雕琢的村寨去走走看看。不是写了“文化”俩字就有文化了,只写“树正寨”就行,免得与那些不入流的人造景观等同。
时间所限,没能进树正寨游览,也不知这本就是原味淳朴的村寨现在被打造成什么样了,愿它安好。树正寨曾是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外景拍摄点,不过据说现在它已拒绝任何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取景了,这很好嘛,还原九寨沟的美好,要从景区自身做起。(要给横店之类的地方留口饭吃哈)

由树正寨往下,是树正群海。树正群海由大小19块海子呈梯田状群集组成,中间由绿色的树丛、银色的小瀑布相连,如同19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深山幽谷中。
时间所限,坐观光车直接去了火花海,没能沿树正群海走走看看,只是拍了这么一幅树正群海的片子。
提醒注意:“树正群海”与“树正群海沟”这两个概念有区别;“树正群海沟”与“树正沟”这两个概念也有变化。
九寨沟刚开发旅游那会儿,树正沟叫做“树正群海沟”。 我查了一下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国自然与人文景观集成》,它对九寨沟是这样介绍的:“九寨沟……主要由日则沟、则查洼沟和树正群海沟三条沟谷组成”。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世界遗产全纪录》对九寨沟的介绍是: “九寨沟是岷山山脉中树正群海、日则、则查洼三条沟壑的总称”。显然,树正群海沟这个老名称中的“树正群海”指的是沟内所有的海子,计有40多个。后来“树正群海沟”简化正式称为“树正沟”,沟内有名的大海子一一脱离“群海”这个泛称各自独立得名。而“树正群海”这个名称呢,则渐渐地缩小了自已的限定范围,它不再包括树正沟全部40多个海子,只包括树正寨下方19个小海子。
现在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不少游记,说树正群海包括树正沟全部40多个海子,这是不对的,这是早已过时的说法。这样的错误,来源就是百度。百度“树正群海”词条久不更新,至今仍保留着“树正群海沟”这样的旧称呼,特别是它在树正群海词条里,一直在说40多个海子。 看过它的介绍,对树正群海到底是40多个海子,还是19个海子,您也整不明白了。
称呼这个玩意儿对游览影响不大,但在写游记形成文字时,还是应该准确些为好,以免误导读者。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