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同古城墙永泰门永泰门广场夜景手机随拍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入夜,不想在宾馆待着,一个人去大同古城墙走走看看。
大同古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而成,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清顺治六年(1649),大同城池遭受清兵严重破坏,城墙被削掉五尺,从此失去了往日的雄风。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百分之七十遗存的古城墙包砖修缮,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

大同古城墙总周长7.4公里,走一圈得两个多小时。 天黑了,我就近只在南门即永泰门看了一下。永泰门说是城门,但并不是只有一座城楼,它是以瓮城、月城、东西耳城、关城和永泰门、瓮城楼、月城楼、永丰门、西耳城楼、东耳城楼、迎晖门、永和门、西南角楼、东南角楼等十座城楼组成的一组综合建筑群,是古城墙四大城门中内涵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

如果平面图看得不够直观的话,那么请再看这幅永泰门航拍图。这您就明白永泰门为什么说结构复杂了。大同古城墙的东、西、北三座城门只有瓮城和月城,即图上方内外梯形这两块(内圈是瓮城,外圈是月城),木有图下方那三块(两边是东、西耳城,中间葫芦形的是关城)。
走马看花转了一圈,用了40分钟。

沿着马道登上永泰门。

马道旁花花绿绿这些东西是彩灯。今年大同古都灯会的开放时间是3月27日至4月19日,我们来时早过了开放的时间,彩灯不亮。

永泰门城楼(西侧面)。

永泰门城楼(南面)。

远望月城城楼。

瓮城城楼。

永泰门以西的城墙,可以看到隔不远就有一座望楼。
大同整个古城墙轮廓呈正方形,高约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总周长7.4公里。 城墙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城墙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四面城墙上各有12座望楼,计48座;四个角各有角楼1座,计4座;东、北、西城门建制相同,各有城楼3座,计9座;南门有城楼10座,合计有各种城楼71座。(参见平面图。该统计数字不知对否,望方家指正。)

月城城楼(北面)。

永泰门城楼(南面)。

永泰门城楼和瓮城城楼,图中方形城墙里面即瓮城,外围是月城。

永丰门(北侧面)。永丰门是建在西耳城外围城墙上的一座城楼。

永丰门(正面,即东面),现永丰门城楼内辟为“粟黍农耕苑”展馆。

西南角楼。

永和门和东南角楼。

永和门(西侧面)。

永和门(北面)。

永和门以南,是永泰门广场,隔着城墙垛口望去,那里的大型景观喷泉十分壮观。

永泰门广场不仅是大同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山西最大的城市广场,自去年五一建成开放后,已成为大同的新门厅、新地标。
可惜我走到永和门这里时,已是夜里十点多,出来时穿得薄了,小风嗖嗖地,感觉不是“凉”而是“冷”了,如果再跑去广场上看看,弄不好会冻出感冒来,旅行在外不可太任性;再说了我也摸不着从永和门下到广场去的路径,还是拐回去得了,反正也走到永泰门这块区域的最南边了。

永和门处回望永泰门区域。

返回,永和门和西南角楼。

沿关城东墙返回。

沿关城东墙返回。

迎晖门。迎晖门是建在东耳城外围城墙上的一座城楼。

迎晖门(西侧面)。

迎晖门城楼内现辟为“榫卯匠心间”展馆,与永丰门的“粟黍农耕苑”展馆互补,一农一工,齐活儿。

迎晖门(北面)。

东耳城城楼。

东耳城城楼。

东耳城城楼(南侧面)。

东耳城城楼(正面,即西面),登城服务中心。

瓮城楼。

瓮城楼(前),月城楼(后)。

转了一圈,回到永泰门城楼。

永泰门城楼底廊。

永泰门城楼底廊。

永泰门城楼处下望永泰街。

夜的璀璨城知道。永泰门夜景全景。(网络图片)

古城代表的是大同历史和文化,灯光犹如印章一般留下了光的痕迹和烙印,永远镌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