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桂林刘三姐大观园,展示歌仙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主题游园
标签:
广西免费旅游桂林刘三姐大观园民歌文化民族风情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来到桂林,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刘三姐大观园。
我不想去百度复制一些文字来介绍这大观园,只想说,一个不大的园子,百十亩左右,一二十分钟走完,居然也叫做大观园,桂林搞旅游的真敢玩。
刘三姐名气很大,被誉为“歌仙”,许多人都知道听说过她,但她终归是位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她哪里人?什么朝代人?真名叫啥?大概得有十几个版本吧,这使她原型身世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看来她是一位许多地方、许多朝代、许多人的一个集合体。
刘三姐是广西民歌的符号,来到刘三姐大观园想必能听到许多动听的民歌,谁想从进大观园到出来,一句民歌也木听到,不知这园子在大观刘三姐的什么。从这导览图上看,园中有刘三姐故居,有阿牛家,有莫老爷的府邸,这些建筑连仿造都说不上,是臆造。因为仿造是原有这个东西,后人去模仿造了它;可刘三姐其人到底有木有都难说,阿牛和莫老爷更是编出来的,至于她(他)们的故居、家、府是什么样,哪个晓得?只能去异想天开凭空捏造了。但现在园中有了她(他)们的故居、家、府,当然就可以“大观园”啦。
闲话少说,跟团游没得选择,随了人流,进去瞎转胡看吧。


一株百年古榕树,说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与阿牛哥定情誓约的。别信这套,这树跟刘三姐和阿牛木有一毛钱关系,就算历史上真有刘三姐和阿牛这俩人,他们也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人了。有专家考证刘三姐是唐朝人;也有专家说早在南宋就有刘三姐其人传说了。这也就是说,即使退一步说刘三姐不是唐朝人,那么最晚也是南宋人。唐朝的最后一年是公元907年,距今一千多年啦;南宋的最后一年是公元1279年,距今也740年了。唐朝或南宋那会儿,这只有区区百多年树龄的榕树在哪儿呢?二人在这树下定情誓约这话,当个乐子听罢了,除非您对历史一无所知,那就信吧,木办法。

园内的风景嘛,还行。

水池中造型像只蹲着蛤蟆(从侧面看比较像)的建筑叫“金蟾对歌台”,木听到有什么人对歌。

刘三姐大观园除展示民歌文化外,还展示了广西的壮、瑶、苗、侗四大少数民族文化,有壮族干栏、瑶族木楼、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等特色民族建筑及少数民族服饰。
这是瑶寨木楼。

瑶寨木楼,孤零零一座楼就算是寨了。

瑶寨木楼旁是侗族铜鼓。人造景观就是这样,巴掌大块地方,恨不能包罗万象。

按逆时针方向在园内转一圈吧。

从侧面看金蟾对歌台有些“蟾”(即蛤蟆)的意思。

现在的位置是刘三姐文化长廊,长廊里挂着一些照片,还能看出些刘三姐文化,即民歌文化的内容,但跟团匆匆走过,连张照片都来不及拍。

平心而论,园中的植被绿化还是不错的。

前面这幢木楼就是刘三姐故居了。刚到楼前就涌出一群着民族服装的大姐大婶,拿着绣球直往游客(主要是男性游客)脖子上套。看到图中那位戴蓝帽子的游客了么?吓得摆手直躲。

凡被套上绣球的(也包括未套上的)游客,被拥进刘三姐故居一个红绸披挂的房间。待他们出来后,知道进去后体验了一把民俗婚礼,当然得交体验费啦,体验一下每人25元。

我是个穷人,又老又丑,不招人家待见,自觉与这婚礼不搭界,还是在故居外待着吧。
看这刘三姐故居,俩印象:一呢,刘三姐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不像是穷人呀;二呢,感情大观园的核心建筑刘三姐故居是个婚礼体验所啊,而且是那种生拉硬拽、不交银子别走人的体验所。刘三姐,您看到了么?这是您的本意秉性?还是后人对您的发扬传承?

刘三姐故居。

举着蓝色小旗的导游对我这号不招待见的人,估计也挺无奈的。


莫府,即土豪莫怀仁的府邸。

刘三姐大观园的导游词说这就是莫怀仁居住的莫府,您信吗?

莫府室内。

莫府室内。

莫府室内。

出莫府侧门,继续参观。

莫府隔壁,阿牛家。
刘三姐家、莫怀仁家、阿牛家,三家住得挺近的,邻居哈。

阿牛,在家么?

阿牛家。

苗家吊脚楼。

这块圆形场地叫“梦幻歌圩”。 歌圩是壮族的歌会和歌节,这场地就是举办歌会和歌节的地方吧。木有听到什么歌声。

梦幻歌圩。

接下来被带进一座大房子里。

哦,这大房子是少数民族手工制作坊,这必须有,您懂的。

着民族服装的小玩偶。

远处有座鼓楼,待会儿看看去。

文竹苑。

刘三姐演艺厅。

刘三姐演艺厅墙上的浮雕。

刘三姐演艺厅侧面。这里也木有听到什么歌声。

刘三姐雕像。这个应该有,必须的。


民族塔。

斗鸡剧场。在园中这一圈转下来,在金蟾对歌台木听到歌声,在梦幻歌圩木听到歌声,在刘三姐演艺厅木听到歌声,在这里倒好像是听到音乐了,是为两只鸡打斗厮杀配的乐。很无语。

斗鸡剧场旁的商铺。

斗鸡木啥看的,去看看侗寨鼓楼。

鼓楼内部。

参观结束。这刘三姐大观园虽说是个AAAA级景区,但给我的印象俩字:一般。
这次广西免费六日游,抛掉去和回的两天,实际上游览只有四天,主要是在桂林、北海两个地方,具体行程参见上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