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2019-05-10 00:42:02)
标签:

游走琼北

临高角

解放公园

解放海南岛战役

百年灯塔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位于临高县最北端,是海南岛向北突出于北部湾的一个岬角,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它三面环海,有7公里长的海岸线。

临高角是有风景的, 它的岬角顶端有一条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登临堤上,可观海上日出奇景。岬角两侧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优良的天然泳场。岬角西边叫“大鹏湾”,风平浪静;东边叫“临高湾”,海浪滚滚,每当秋风吹处,涛声不绝,人称“南海秋涛”,为临高八景之一。

临高角是有历史的,它海岸上有不知哪朝哪代建造的古老烽火台,有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有百多年前的法国琼海关遗址。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19504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首先从这里全线登陆。

2007年为纪念解放海南渡海登陆战役,在登陆点(即临高角岬角顶端)建起了临高角解放公园,所以要看临高角得从公园进去,这也不错,观赏风景与缅怀历史都兼而有之啦。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解放公园大门。

临高角解放公园20074月建成,占地面积260亩,主要分为解放海南纪念馆、四十军和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热血丰碑雕塑、百年灯塔个区域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进大门向北不远就是解放海南纪念馆。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纪念馆里展出了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战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及模型),它采用声、光、电、影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及实景缩微多种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地立体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国民党军舰的战争奇迹。

可惜我们来时纪念馆不开放,借一幅网络图片吧。向原创作者致谢。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出纪念馆往西是四十军和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公园主轴线上,

195035,解放海南战役拉开了帷幕。 解放军在前两批四次7000多人成功潜渡海南后,于41619时开始实施总攻,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第三批共8个团主力大规模向海南岛进发。417凌晨3点,解放军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大举登陆。四十军6个团18700多人在临高角登陆,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破了海峡封锁,越战壕,破铁网,炸碉堡,夺险隘,成功地摧毁了国民党军精心构造的海陆空立体防线,表现出了我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战斗中,四十军880多人英勇牺牲,长眠于临高这片热土。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第四十军参加海南岛战役简介。拍得还算清楚,您如果对此有兴趣,请慢慢看。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同行两位老兄都是当过兵的人,他们看得很仔细,比我感触也要深得多。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军烈士纪念碑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设计理念由木船、旗帜、海浪和台阶等元素构成。

整体来看,纪念碑碑身呈船形,正面是昂首的船头,两个侧面为飘动的旗帜,总体构思为渡海官兵在战旗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向前。

分开来看,碑座和旗面三层迭进,意为勇士们三次强行登陆;烈士的英名镌刻在旗帜上,意为鲜血染红了旗帜;整个碑体由七块碑石构成,意为四十军创造的“七个第一”;纪念碑朝向大陆,意为烈士遥望家乡,船载魂兮归来。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烈士英名。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军烈士纪念碑后视。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军烈士纪念碑东侧是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两座纪念碑大小规格和样式相同。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第四十三军参加海南岛战役简介。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侧面。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后视。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鲜花掩映的烈士纪念碑。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由四十军烈士纪念碑往北,沿着公园主轴线走到头,也就是临高角岬角顶端处,高耸一座雕塑,这就是解放海南纪念雕像——热血丰碑。

两座烈士纪念碑和热血丰碑遥相呼应,既是对热血丰碑的诠释,更是对解放海南战役的诠释,使整个公园更具有震撼力。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怀着对自然与历史的崇敬,步步走近临高角岬角顶端,步步走近热血丰碑。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走近,再走近。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为纪念伟大的解放海南战役,1995年经海南省政府同意,共青团海南省委发起,海南人民共同捐款,投入520万元建造了这座解放海南纪念雕像──热血丰碑。 雕像总高度18.9米,总重量1600吨,花岗岩砌成,屹立于临高角岬角顶端海滩礁石上。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雕像中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战士高举钢枪,寓意渡海作战任务胜利完成;琼崖纵队战士高举红旗,寓意琼崖革命23年英勇斗争,红旗不倒。雕像基座正面雕刻着JZM主席于1996年亲笔书写的“军民共筑热血丰碑,解放海南业绩永存”16个大字,背面刻着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历史碑记。

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雕像是海南省最大的革命历史纪念塑雕,它以碧海蓝天为背景,结合宽敞的纪念广场,整个雕像显得大气磅礴。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热血丰碑雕塑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热血丰碑雕塑的北面,是临高角岬角最顶端的海滩,有250米长的礁石像一道堤坝直伸大海。附近相当大一片区域就是当年解放军渡海作战的登陆点。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岬角西边是大鹏湾,风平浪静。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岬角东边是临高湾,波涛翻卷。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仅隔一个岬角,东西两侧居然是两种景象。如果从前面两幅图看得还不够清楚的话,那么您再看看航拍图,右边(西)是风平浪静的大鹏湾,左边(东)是波涛翻卷的临高湾,是不是很明显?

航拍图来自网络,向原创作者致谢。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热血丰碑雕塑前的主路,返回。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岬角东侧有一条观海步道,在这里可观临高湾的滚滚波涛。可惜当天天气不佳,拍的片子灰蒙蒙的。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观海步道旁听涛亭。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观海步道走到头,有一座长长的观海栈桥伸向临高湾。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观海栈桥。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观海栈桥。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栈桥南望。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栈桥南望。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栈桥北望。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栈桥东望。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栈桥西望。返回。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岸上这个楼盘叫长岛蓝湾。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从栈桥返回到岸上,往公园大门方向走,路边可看到著名的临高角灯塔。这是海南最古老的灯塔,清光绪十九年(1893)由法国人建造,塔身为钢质圆简体结构,塔高22米,宽1.88米,塔顶设有灯器,射程18海里。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百余年来,临高角灯塔一直是船舶进出琼州海峡的重要助航标志,是著名的国际航标。1997年,临高角百年灯塔被国际航标协会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名册。2013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高角百年灯塔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百年灯塔。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继续往前走,树丛中隐约可见百年前的法国琼海关遗迹。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公园小景。



游走琼北·风景与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临高角解放公园

公园大门外。

今天,我们安逸地开着轿车,住着高楼,逛着风景,但切莫忘却百年前列强的侮辱,切莫忘却七十年前激战的炮火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