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寨大门。

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是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等,这样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下层只见柱脚,不设围墙,全部悬空,这是全干栏式建筑;另一种是下层左右后三面设围墙,为半干栏式建筑。这两种形式在古寨都可看到,那些半干栏式吊脚楼,下层一般是制作银器的作坊,较杂乱,上层则布置得很讲究,是展示推销银器的场所。

楼梯多外设。

椰田古寨的苗寨部分,主要内容是银器的制作和销售。看到刚才大门上“一小锤”三个字了么?一小锤是岭南苗族银器的代名词。自古以来岭南苗家的银器就十分著名,苗族工匠制作银器最早、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一把手锤,这把小锤既是技艺的象征,也是传承的法宝。今天,一小锤代表着苗银的顶级水平,也是国际上一个著名的银器品牌。

看到手工艺人手中的一小锤了么?

一片叮叮当当声中,工艺在积淀中升华,在升华中辉煌,指缝间流淌的时光啊。

走到一家吊脚楼的上层,看导游是怎么推销银器的。
苗族银器分银具和银饰两大类,导游主要是介绍不同种类银具养生、治病的功效。

一只大银碗,里面还装着银钱、银锭什么的。

导游讲了,围着银碗转圈并手摸它可以什么什么的,于是游客纷纷照做,哪个不想发财呢?

苗家银器展示馆内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东东──银冠头饰,由几百朵小型银花簇拥勾连而成,极尽奢华,叹为观止。有一年宋祖英参加春晚戴的就是这个银饰。

苗家银器展示馆内的银佛像。

过银器展示馆是一把大银壶。

这里是景区最大的广场,一边是椰田手工作坊(包括银器坊、蜡染坊等),管制作;一边是椰田手工集市,管销售。

广场。

椰田集市,与椰田手工集市不同,这里是卖各种饮食的,同时也是游客们的休息区域。

椰田集市有一片吊脚楼,这里是椰田古寨的最里面了。

吊脚楼。

吊脚楼下,坐下来歇歇。

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和游客。

拐回来到广场,去椰田手工集市看看。

椰田手工集市是个卖银器的大商场,它是央视《对话中国品牌》节目的银器行业战略合作伙伴。

椰田手工集市前厅。

椰田手工集市前厅。

椰田手工集市有并排两大店面。

琳琅满目的银器。

这里一直在重复播放着央视《对话中国品牌》拍摄椰田古寨的那一期节目。我三回来,回回如此。

椰田手工集市另一店面。

这两大店面只卖一种商品,就是银器。

各种银器。木拍好,糊了,不好意思哈。

这里的银器价格不菲,但咱中国是个大国,旅游团一拨一拨地不断涌来,不愁卖不出去。

但还是看者多,买者少。

银器看上去挺漂亮的,但俺是外行,对它的成色(含纯银的比例)、技艺(是否真正的手工制作)搞不明白,所以也是只看不买。

椰田手工集市休息厅。

椰田古寨的参观路线是条环线,基本上不走回头路(参见上一篇第三幅线路图)。出椰田手工集市,前行是陵水特色商品一条街。

各种椰子饭、菠萝饭和竹筒饭。

路边是个表演场,第一次来时,不到表演时间,木看着。

另一次来时这里正在表演黎族的打柴舞。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也是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

这座建筑导览图上标的是“药王谷”,进去看看。

里面是推销各种苗药的。

苗药是指在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乌蒙山脉、武陵山脉、鄂西山地、大苗山脉及海南山地等地区种植、生长的中草药材,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一种苗王精油似乎很受游客青睐。

走过这一段纪念品商业街就到景区出口了。

椰田古寨游客中心。

木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