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海南·清水湾,从龙头岭到小赤岭

标签:
旅居海南清水湾龙头岭小赤岭碧桂园珊瑚宫殿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龙头岭是清水湾海岸边一座小山,呈半岛状伸入大海。
相传隋大业六年(610),陵水一带遭受台风袭击,当地黎民苦不堪言, 观世音菩萨挥动杨柳枝,将五龙王和南海神龟幻化成巨龙山卧,长居南海,保佑众生,人称“龙头岭”。如此说来,这龙头岭才区区1400多年历史哈。从地质学角度来讲,龙头岭的存在怕有上亿年或更长的历史了吧。不过若把清水湾12公里海岸线看作一条巨龙的话,这座海边的小山的确就像是那龙头了。
龙头岭临海的三面脚下是一片礁石群。一对情侣站在礁石上紧紧拥抱,颇有些山盟海誓的意思哈。
有观景栈道曲折通向山顶。
山顶是一个180度无边际观景台。
俯瞰山下礁石。
俯瞰山下礁石。
近看潮起潮落。
近看潮起潮落。
山海相依。
在龙头岭向西南望去,那座小山是小赤岭。小赤岭后面又一座高一些的、上面隐约有座灯塔的山是赤岭,从地图上看,赤岭是个风景区。赤岭再过去是海棠湾,那里已是三亚地界了。
海棠湾有些远,赤岭也不近,但走到小赤岭是木问题的。走起,去小赤岭。
龙头岭到小赤岭约2.5公里,是一段海湾。在海南这样的海湾大一些的都有名字,如清水湾、海棠湾、亚龙湾等,像龙头岭到小赤岭之间这样的小海湾就木名字了,这段海湾北面木有什么楼盘,所以极少有人到这里来。
这段海湾除了两头是礁岩海岸外,中间基本上是沙滩海岸,东部断断续续有些这样发育不成熟的礁岩海岸,这样的海岸是不宜游泳的。
介于沙滩海岸和礁岩海岸之间的海岸。
海水很清澈。
发育不成熟的礁岩海岸(这是我这个外行给起的名字哈)。
海岸上的沉积物。
发育不成熟的礁岩海岸。
走过那一小段发育不成熟的礁岩海岸,是典型的沙滩海岸,这是最适宜游泳的海岸。
这幅图拍的是哪里?这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段海岸,真是巧了,它也叫作清水湾,而且这幅图与上一幅图的地形和拍摄角度也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您不妨将这两幅图比较一下,看看咱海南的清水湾哪点不如佛罗里达州的清水湾?咱何必飞过太平洋颠颠地跑到美国去看海呢?只不过美国清水湾这幅图的色彩要鲜艳一些,可我要把上幅海南清水湾图在后期处理时饱和度再提高一些,管保比它还鲜艳,只是我不愿这么去做罢了,因为那样不真实,也未必好看。
这像玻璃纽扣似的东东,是一只小海蜇(?)。
一路走来,几乎木碰到什么人,只看到一枚老外在这儿自得其乐。
这厮保不准是从美国佛罗里达州来的吧?呵呵。
前面就是小赤岭了。
回望龙头岭。
回望龙头岭。
小赤岭到了。
与龙头岭相比,小赤岭脚下的礁岩更为千姿百态,它们亿万年来经受无数海浪的冲蚀,依然从容地存在着。
不枉这一路奔波的辛苦啊。
这里的礁岩似乎比龙头岭的礁岩颜色更红一些,难怪叫小赤岭了。
很清静,木有游人,只有礁岩和海浪为伴。
任由我爬高下低,尽情地拍着。
可惜拍技太烂,再是那天相机可能进水的缘故,焦对不实了,许多片子发虚。

终于看到几个游人了。
是一家三口。
他们在礁岩间捡拾什么。
站在礁岩上,面对大海,看海浪一排排向我扑来,我一次又一次按下快门……
小赤岭目前还木有开发为旅游景点,所以从海滩寻不到一条上山的道路,攀岩爬上去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它的东侧树林中沿一条土路往北,过树林是一大片荒地,荒地西侧从手机查地图来看是一个不小的楼盘。我计划先进入这个楼盘,再穿插过去回到清水湾大道上,准备坐公交车回住地。这一路走来,有些累了,这里离住地将近有10公里了。
无奈这个楼盘的围墙十分高大,我围着它饶了大半圈已走到小赤岭的顶部了,也找不到一个能进去的口子,只得老老实实地再返回来,沿着先前那条土路顶着烈日往北走。
走到头是一堵常见的施工工地铁皮围墙,找到一个豁口钻过去,是风车国际度假中心。风车国际度假中心本来也是此行的一个拍摄目的地,但真到了地方了一看就是一破败的院子里有一座破败的荷兰风车,我连相机都懒得掏了。
尽管颇费了些无奈和周折,但当我走出这风车国际度假中心时,眼前是怎样的一个繁华世界啊,这就是碧桂园,就是2018年中国房地产100强排名第二的碧桂园,
就是在央视大作房产广告“好房子是用来住的”、“好房子一套就够了”、“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碧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