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2018-05-21 04:21:15)
标签:

罗田县

大别山

覆钟山

佛祖庵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湖北的佛祖庵。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位于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二房湾覆钟山西麓。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始建于明初,因地处大别山深处,迄今六百余年来,虽没有特别辉煌过,也不曾完全毁坏,它宠辱莫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四周林木茂密,尤其是庵前有苦槠栲古树数十株,环境十分幽静。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今天的佛祖庵占地面积小,再是因地势关系,它没有一般汉地寺院的中轴线,而是呈西东转南曲尺形布局。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特意自己绘制一幅平面图。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山门。它跟我们常规见到的寺院山门不一样,这是一栋二层楼房,上下各五间。下层正中一间辟为山门(可能叫“正门”更准确一些),其余四间为居室;上层中间三间是殿堂,两边各一间它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因山势地形的关系,楼房二层右侧那几间其实已不是二层楼,它们虽然与二层连为一体,是一个高度,但它们下面没有第一层。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山门(正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山门(正门)之外有一简陋的平台,平台下是茂密的山林,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所以平常多是从东门进出佛祖庵的。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东门的外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进外门是一个院子,东侧有库房三间,柴棚一间,院中布置着香炉。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东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进东门是一个棚子(与东门是连着的),这是吃饭的地方,可看作是斋堂。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斋堂。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斋堂东侧是厨房。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斋堂西侧是一个天井。天井西侧是前文写到的二层楼房和楼房北面五间殿堂的东侧,楼房与殿堂挨得很近,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过道。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天井北侧是弥勒殿。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进入五间殿堂的东偏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五间殿堂与楼房之间这条过道,沿台阶往下走可到楼房的第一层。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在台阶上看五间殿堂。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五间殿堂的东面一间是观音殿。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观音殿匾额。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五间殿堂的中间三间是大雄宝殿。因为五间殿堂与楼房挨得很近,殿堂前面没有安装门窗,楼房二层的中间三间也没有砌后墙,这样它们中间的过道铺上木板后,就打通成为一体了;而过道的上方似乎也没有遮盖,正好用来采光。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娑婆三圣,即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端坐中间,两旁站立的是两大弟子,即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释迦牟尼佛西边供奉的是地藏菩萨,两旁站立的是两位弟子,即道明和尚和闵公长老。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释迦牟尼佛东北供奉的是站姿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娑婆三圣的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大雄宝殿的前方,也就是楼房二层中三间,东西两侧分别供奉着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图为韦陀菩萨。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五间殿堂的西面一间是接引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从五间殿堂的西偏门出来,是一个平台。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从西偏门出来往西北方向走约30米,半山坡上有三座高僧墓塔。南方墓塔与北方墓塔的样式很不一样,不是孤零零一座塔,而是一般墓塔与南方民间八字坟(即前有坟手并排展开呈八字形状的坟)相结合的样式,古朴庄重。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西边一座,墓碑中留有碗口大圆洞,可向内放置供品。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中间一座。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中间一座上部局部,“僧塔”二字是今人维修时刻的。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中间一座下部两侧坟手的石刻纹样尚清楚,图为左侧坟手的石刻,仔细辨认上面有松树、仙鹤、梅花鹿,是松鹤延年和鹤鹿同春的意思。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右侧坟手的石刻,上部的花纹不知道是什么,下部有麒麟。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反正也是吉祥的意思。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东边一座。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三座墓塔上所刻文字因年代久远,皆漫湮不清,说不清是何时为谁建造的了。东边一座墓塔下部中心嵌一石碑,为佛祖庵主持惠霞师修建古墓塔时所立的,碑文内容如下:

  碑记 公元二00二年壬午岁重阳

   寺之右侧有古僧塔焉,盖历经沧桑,或存或毁,毁者痕迹全无,存者亦苔侵风蚀。今寺之主

   尼惠霞,睹此感慨系之,有志重建,以表慎终追远而缀古寺复兴。以盛世口口口泽及

   枯骨,由是鸿爪虽非而先灵未泯,钟灵毓秀而口口口存,猗欤休哉。爰募资纠工,不日而功

   竣。属予为记。口口口口

   曰:沧桑历劫跡难稽,想是先灵早往西。千载浮沉皆色相,三生因果证菩提。荒烟径辟呼之起,故国神游

   有所栖。省识无人亦无我,溪山如画月如圭。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锄月山人撰文植松工艺及钎碑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在佛祖庵东门外还有一座墓葬,是为庵里过往前亡后化诸先灵而建的。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在佛祖庵南面百余米处也有一座墓塔。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该墓塔六面六级,青石砌就,看样子不是古塔。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墓塔第一层嵌有碑记,碑文内容如下:

  佛祖庵古墓塔复修记

   乙丑孟冬上旬本庵因改善环绕所辟到点车路,掘土地发现法墎数座,地面还有塔碑,骨已成

   垒藓块,隐现于荒草林中。欲考其祥,仅本庵先祖息影之处,余不可得。现庵主持者

   丘尼惠霞师睹此,不胜感慨,爰率善众,为之再现模,以昭盛世仁治,泽及枯骨。纵历

   动蚀不妨,无我无人然即相,明心省识前微可,德盛松楸再奠乃,仗境生缘亦口口

   慎终追远之。 

   先祖灵感有加,尚享口口口口口口口于新万

   村庚寅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立尼惠霞 主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锄月山人 谨撰

虽为新塔,但碑文多处患漫不清,许多字已无法辨识,即使我这里写出来的,也恐文字和断句有误,我佛慈悲,敬请谅解。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佛祖庵山门(正门)外是茂密的山林,林中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通向下方的水泥路。林间有一略呈长方形的水池,这就是一般寺院都有的放生池。(该图是借用王芳居士拍的片子,在此诚谢。)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该放生池据说是很久以前,有十八位僧人一夜之间挖掘而成的。他们当时挖了这么一个大池子,待次日天亮时水便自动溢满了池塘,天干不涸,连雨不溢,颇为神奇。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放生池。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沿小路走过放生池,有一小门,这算是佛祖庵的西门吧,之所以说“算是”,是因为它已在庵外了。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西门旁有巨石数块垒叠,上刻“南无阿弥陀佛”等文字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西门外石阶路。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沿西门外石阶路下去是一条水泥路。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这条通往山外的路是去年才修的,不容易啊。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山路旁的小村庄。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站在路上,近看路旁这一片村舍,这里红尘烟火,鸣鸡吠犬。




初夏,走进大别山深处幽静的佛祖庵(上)

站在路上,远眺山中另一座寺庵,那边青岚钟鼓,天高地远。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了,这佛祖庵既非有名寺院,也非有名景点,你几个从河南大老远跑这儿弄啥来了?这样吧,这篇就只介绍佛祖庵的建筑和布局,其它的待俺下一篇再解释,好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