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五)

标签:
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馆大唐珍宝陈列历史文化陈列佛教文化陈列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法门寺博物馆大门。
法门寺博物馆院内。
法门寺博物馆又称法门寺珍宝馆,位于法门寺西侧,是以收藏、展示、保护和研究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内,前部的东侧是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厅,前部的西侧是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厅,后部的珍宝阁是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厅,这是博物馆的三大系列陈列,另外还有法门寺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唐代茶文化陈列。
我们先来看看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大唐珍宝陈列包括:唐皇室供奉的121件(组)精美绝伦的金银器;10余件失传多年的秘色瓷;20余件来至异域的琉璃器;700余件荟萃唐代工艺的丝织品。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大唐珍宝。
第一组,璀璨夺目的金银器。
这些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请(送)佛骨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多刻有錾铭,为判断物主、断代提供了方便,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走进展厅,目不暇给,什么都想拍,哪一件都想拍,可木拍几张,就赶脚时间严重不够用,结果什么也木拍好。
御前赐银方盒。
鎏金铜熏炉。
鎏金仰莲瓣荷叶圈足银碗。
鎏金银熏炉及鎏金银炉台。
迎真身素面金钵盂。
素面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
银圆盒。
鎏金银熏炉及鎏金银炉台。
鎏金银如意。素面银如意。
鎏金鸿雁纹壶门座五环银香炉。
罢罢罢,光是金银器就121件(组)呢,慌慌张张拍了上面几幅,同行的人已走远了,就这吧,并非我对金银器特别感兴趣哈,我就是再俗也晓得在这里金银器远不是最珍贵的。
第二组,失传千年的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盛赞秘色瓷的传世名句。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专为皇室烧制的瓷器只能充满想象,而无缘得见真容。 秘色,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呢?法门寺出土的13件瓷器,有唐代《物帐碑》明确记载为“瓷秘色”,正是秘色瓷的真身现世。这些罕见的绝世珍品,使千古之谜终归破解。
第三组,来自异域的琉璃器。
琉璃,就是玻璃,今人看来不算什么稀罕物,可一千多年前呢,它远比金玉更珍贵。法门寺出土的20余件琉璃器多为来自东罗马、阿拉伯地区的入唐贡品,时至今日,这些珍品在其原产地亦属罕见。
上图即为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八瓣花纹蓝琉璃盘。
这套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据专家考证为仅有的一套中国自产的琉璃茶具,其制作工艺虽尚显幼稚,但却是大唐引进先进文化,虚心向外国学习的一例典范,是唐代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最好说明。
第四组,极尽奢侈的丝织品。
地宫中出土的700多件丝织品,多是历代皇后所供奉的,其中还有武则天的“武后绣裙”一件。 这些丝织品包括绫、罗、绸、缎、锦、绮、绢、绣、纱、绘等30多种品类,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上图一套5件紫红罗地蹙金绣是为捧真身菩萨特制的微形丝金衣物,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唐代蹙金绣品。
时间关系,拍技所限,大唐珍宝陈列的展品拍得甚少,木办法,就这样吧,再去其它陈列厅看看。
大唐珍宝陈列厅外观。
大唐珍宝陈列厅外观。图片左下角这座房子是地宫(后人新建的,非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入口,地宫内是法门寺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厅,时间关系,木进去。
位于博物馆院内西侧的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厅。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厅。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厅。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厅廊下的游人。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与大唐珍宝陈列不同,大唐珍宝陈列展出的都是地宫内出土的大唐国宝重器,通过它们集群性来展示盛唐气象;历史文化陈列则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展现了法门寺千百年来的历史沿革。
唐代龙头石雕。唐鎏金铜佛像(四个小龛内)。
唐代法门寺慧宫塔塔门。
唐代法门寺慧宫大德之碑。
金代经幢。
唐代迎请佛指舍利的盛大场面(绘画)。
历史文化陈列的相当篇幅以实物、图片展示了地宫发掘时的情景。
上图即地宫第一道石门铁锁。
法门寺塔基遗址全景。
1987年发掘地宫时部分文物摆放原貌。
同样是因为时间关系,历史文化陈列的片子拍得也很少。
博物馆院内的北部是珍宝阁,这里布置着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
从博物馆院内看法门寺真身宝塔。
珍宝阁。
站在珍宝阁前俯瞰博物馆院内。
站在珍宝阁前东看法门寺。
珍宝阁内的佛教文化陈列。
1987年在法门寺的唐塔地宫里共发现了四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再一枚才是“灵骨”。“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混淆视听以保护后者。“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法门寺也随着佛指舍利的出土从而成为佛教的胜地。
按当时的发现顺序,第一枚舍利装在八重宝函内,第二枚舍利装在汉白玉灵帐内,第三枚舍利装在五重宝函内,第四枚舍利装在三重宝函内。佛教文化陈列一一展示了这些珍藏供养舍利的容具。
盛放第一枚舍利(影骨)的八重宝函。
图中从右往左(即八重宝函由里及外)依次是: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第八重看不到了,因为它在发掘时已严重朽坏,难成模样了。
盛放第三枚舍利(灵骨)的五重宝函。
图中从右往左(即五重宝函由里及外)依次是:第一重壶门座玉棺,第二重镶嵌黄蓝宝石水晶椁,第三重银质雕花包角檀香木宝函(发掘时木质已朽难成模样),第四重银质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顶宝函,第五重铁质宝函。
佛教世界最高法器──鎏金双轮四股十二环银锡杖。
法门寺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两千余件(名单太长恕不罗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1件(名单也够长恕不罗列),其中有三件至为尊贵,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境展的64件顶级文物”名录,也就是“国宝中的国宝”。这三件至宝是:
我在法门寺博物馆的参观实在是时间太紧张了,拍的片子可以说是挂一漏万,汗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