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891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2015-12-01 14:35:10)
标签:

峨眉山

金顶

金殿

银殿

万佛顶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接上篇)金佛后面是铜殿,铜殿后面是金殿,上金殿看看。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侧面看金殿,即金顶。

明万历三十年(1602)妙峰禅师在峨眉山华藏寺最高处营建普贤殿,因该殿的瓦、柱、门、棂、窗和四壁等皆为铜质渗金,在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烂,故俗称金殿或金顶,后来华藏寺及所在的山峰也因此扩展都得名金顶。

可惜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于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金殿分崩离析堕于舍身岩下,其残存的铜块被收去铸币用了,相传辛亥革命后,四川的铜币大部分是由金殿焚烧残存的废铜所铸的。

1892年照月和尚在金殿旧址重建殿堂,虽改为砖构,但殿脊之上置以渗金宝顶,仍不失金顶称誉。

可惜1923年和1931年该殿又遭两度火灾,损失惨重,破烂不堪。特别是后来1972年的一次大火,无情地将金殿甚至整个华藏寺全部焚毁。到1989年重建的华藏寺,尽管建筑格局依旧制,但已是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金顶不复存在徒留虚名了。

进入新世纪,峨眉山人敢为天下先,2002年至2005年鏖战三年,打造新峨眉、新金顶,金殿、铜殿、银殿和48米高的十方普贤金像在万古雪峰簇拥下,于三千米巅峰横空出世,与日月同辉。金顶又恢复了昔日之庄严,一方天庭净土重现人间。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上至金殿,它的南侧是一个观景台,在这里向下回看十方普贤圣像。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向下回看十方普贤圣像。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向下回看十方普贤圣像。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向下回看铜殿和十方普贤圣像。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金殿南面设有观景台,所以下面几幅拍的多是金殿的南侧面,其它三侧不大好拍片子。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金殿内部。

金殿尽管是仿木结构的,但材质的特殊性使它的内部看上去要简洁多了。

殿内供奉普贤菩萨骑像铜像,普贤端坐莲台,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整尊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的供桌、香炉、烛台、瓶鼎等物也都是铜铸的。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在金顶观景台上俯瞰峨眉,千山万岭,起伏如浪。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在金顶观景台上远眺山下,江河蜿蜒,平原坦荡。

这里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绝妙之处,可惜这次来俺这些奇观都木看到,留给下回吧。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一位拍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一位老外。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看罢金殿,我们再来看看银殿。

先看这幅图,搞清楚方位。在金顶上,十方普贤圣像、铜殿、金殿是由西往东自下而上呈轴线前后排列的,在它们的北侧就是银殿。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是个俗称,它的正规称呼是“卧云庵”,现在已改叫“卧云禅院”了。卧云庵始建于唐朝,历代多有修葺,因其位处摄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如卧云,故名。

卧云庵与华藏寺一样在历史上也是颇多坎坷的。最初的卧云庵是以木皮为瓦;宋代依旧;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重建,因风高雪重,以锡瓦覆盖屋顶,故又称“银殿”或“银顶”;清代重建时则改为铁瓦作盖;1958年大炼钢铁时,庵上所盖铁瓦全部被拆下运往重庆钢铁公司冶化;后来就不得而知了,银殿或银顶也成了徒有虚名。

今天的卧云庵,即卧云禅院又恢复了锡瓦覆顶,阳光之下,灿然如雪,其被称作银殿,是实至名归了。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正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正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正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山门。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山门。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前走过一位僧人。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南侧面。从这幅俯视图来看,由于地形所限银殿并不大,它由四周的殿堂围成一个方方正正的院落,南方人叫天井啦,别具一格。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银殿南侧面。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站在金顶,远眺万佛顶,那是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3099米,绝壁凌空,平畴突起。

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从金顶向南步行,是千佛顶;过千佛顶便是万佛顶。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峰排列,从山下仰望,象是螓首,“螓首峨眉”之说,就由此而来。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巍峨屹立的峨眉山之巅,此时正笼罩在云雾之中。

从金顶去万佛顶,虽有步道但因其经过原始森林,一般不允许游客徒步到达,驴们不管,照去不误。游人可乘坐单轨观光车到万佛顶,全程两千余米,单程运行十分钟。同行的人累了,时间也不够了,万佛顶木有去,只能远远地眺望了。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脚下就是中国国家地理100个最佳观景点之一,远眺万佛顶。

 

 

 

川蜀行·云上金顶,天下峨眉(下)

远眺万佛顶。                                          (峨眉山系列全部结束,谢谢观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