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2015-11-04 20:07:40)
标签:

峨眉山

牛心亭

接王亭

清音阁

双桥清音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接上篇)过清音平湖,沿宝现溪继续上行。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我这里写的清音阁并不是只指清音阁这座建筑,而是指清音阁景区。

清音阁景区分上下两篇介绍,上篇偏重于人文,下篇偏重于自然。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宝现溪上的铁索桥。这座极为一般的跨溪铁索桥,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真实故事。

1825年夏,峨眉山山洪暴发,山上一座木桥被冲毁,其中一根桥桩沿河而下入岷江,过三峡,出东海,北上日本,在漂流了6000多公里后,于当年冬天漂到了日本新泻县海边的宫川海滨。

巧的是这根木桩被当时日本著名的高僧和诗人良宽大师拾起,他看到上面有五个篆刻汉字“峨眉山下桥”,知道是来自佛教圣地,便视为宝物珍藏起来,并在上面题诗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书法遒美且清新;分明峨眉山下桥,流寄日本宫川滨。”此诗既出,便在日本民间广为传诵,影响甚广。良宽大师因此还萌发了朝圣峨眉的心愿,但始终未能如愿。

为了使中日两国人民之间这一动人的故事成为美好的传奇永久流传下去。19908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批准,日中友好汉诗协会(日方哈)在峨眉山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这里修建了良宽诗碑亭,同时修建了这道铁索桥,以方便游人参观。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过铁索桥就是圆形草顶的诗碑亭。因为它是日方修建的,所以为典型的日本亭式建筑风格。

亭中的石头正面刻有良宽禅师《题峨眉山下桥桩》诗,背面则是赵朴初唱和良宽禅师的诗:“禅师诗句证桥流,流到宫川古渡头。今日流还一片石,清音长共月轮秋。”诗碑亭的旁边,立方形石碑二块,一块刻有良宽大师的肖像及其生平简介,另一块刻着峨眉山下桥桩东流图和峨眉山下桥桩来由。

看看今天的中日关系,亭中冷落,无一游人。我也不免受了影响,木去细拍石碑上的内容。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宝现溪。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溪旁山路上一位老乡,辛苦了。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宝现溪旁的游人。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牛心亭。牛心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两条溪流之上,形如双翼,是为“双飞桥”。亭子前方两溪汇流处,滔滔白浪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即牛心石,所以亭子得名为“牛心亭”。双飞桥下,惊涛拍石,声传空谷幽林,“双桥清音”由此得名。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这两条溪流,图片左侧是黑水,绕洪椿坪而来,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右侧是白水,绕万年寺而来,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两溪是峨眉山的主要水系,它们汇流后往下就是宝现溪了。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两溪汇流处的牛心石。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白龙江。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坐在亭子里,眼前是山谷涧流,耳边是轰鸣水声,可闻到花草芬芳,可触摸亭台碑石,若下到溪中还可以与溪水零距离亲密接触。这里汇集了峨眉山自然山水的精华,兼具其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触觉美,宛若一幅浓彩重墨的山水画卷,又似一曲清越悠远的山水乐章,使游人可获得审美的莫大享受。所以“双桥清音”自古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甚至古今游人多称誉其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试想,月朗风轻之夜,山色朦胧如黛,万籁俱寂,唯有悠扬清越的水声回荡在无穷的空间,倚栏坐在牛心亭里,恍惚进入一个清音世界,那清音,能使人的心灵因之而宁怡、而超脱,忘却自我的存在,仿佛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也化作声声清音,萦绕于太空了。可惜眼下游人乌央乌央的,是体会不到这番境界喽。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白龙江。下篇将专辑介绍黑龙江哈。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站在稍高处看牛心亭。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再往前登上台阶是接王亭。明清两代,山僧曾在此恭迎过数位亲王和钦差,故名“接王亭”。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接王亭下的抬滑竿者。坐着滑竿上山,也相当于亲王的待遇了吧。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看来生意不大好,这位抬滑竿大哥先坐在自己的滑竿上享受亲王待遇啦。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接王亭内。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出接王亭再往前走就是清音阁。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清音阁。峨眉山佛寺林立,清音阁实际上也是一座佛寺,唐时名牛心寺、卧云寺,明朝初年,僧人广济禅师将其改名为“清音阁”。由于受地形的限制,清音阁只有一个殿堂,但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山环水绕,景色优美,其整体布局体现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是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过清音阁继续往里走,山路旁崖壁上有许多石刻,虽是今人所为,但其上遍布苔藓,绿得发黑,倒也有些斑驳沧桑的感觉。图为康熙游山摩崖石刻。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小游客。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唐太宗游山摩崖石刻。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下看接王亭旁的抬滑竿者。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药王洞炼丹摩崖石刻。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药王孙思邈的炼丹炉。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游人。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游人。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跟朱元璋有关的摩崖石刻。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卖草鞋的山民。

 

 

 

川蜀行·峨眉山山水精华清音阁(上)

草鞋。                                                       (下篇:清音阁<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