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行·登泰山(壹-起点遥参亭)

标签:
泰安泰山登山路线岱庙遥参亭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登泰山,最经典的路线是中线登封御道,即从岱庙起,而岱庙又从遥参亭起。
见到一个亭子,就是后院的这个方
亭。这 亭子怕早不是宋代那会儿的
“草参亭”了。
想一想遥 参亭千百年来的衍变,一
开 始唐代只是个门,到宋代建了个
亭 ,明代扩建成了院,有院就该建
有殿了吧。到 了现在,从平面图来
看遥参亭建筑群的南 山门、正殿、
北山门,甚至配殿的 体量和规格都
比这个方亭显得要重 要,所以,遥
参亭显然不是只指这个 方亭,而是
指整个建筑群,只 不过因为历史衍
变的原因,它仍然 叫“亭”罢了。
遥参坊,额上题字“遥参亭”。
遥参亭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和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
遥参亭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东岳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与岱庙分隔,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门前建造石坊,额上刻字“遥参亭”。这组建筑,说是“亭”,只不过是延续了宋代的称呼,其实它并不仅仅只是个亭,而是一组完整的祭祀建筑。遥参者,远远地参拜的意思啦,说明这儿嘛,离泰山还远着呢。
遥参亭虽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是统一的,它的存在最起码具有两重价值,第一,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第二,符合泰山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心理需求,这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美学思想的体现。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亭”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攀登泰山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当然,现代人图省事,惜体力,懒得去体味传统文化,登泰山时,抄个近路,坐车的坐车,乘索道的乘索道,已不在乎这些喽。
遥参坊。
遥参坊和南山门。
遥参坊和南山门。

仪门。平时是不开通的,当然啦从它两旁绕过去就是了。

仪门。
正殿廊下。
正殿东侧。
上香。
后院。
后院方亭。
正殿背面的铜鼎。
方亭和正殿后视。
方亭内供奉一尊木雕四面神像,遍查资料均无介绍,依其手捧元宝的造型,当属财神。
方亭内供奉的四方财神。
北山门。北山门内悬一竖匾,上书“登泰山起点”五个大字。
尽管登泰山有四条路线,但俺是沿着古老的传统经典路线开始徒步登泰山的,这条路线的起点就是遥参亭。俺本篇(包括本系列)博文的标题是《登泰山》而不是《泰山》,这您就理解俺为什么把“遥参亭”这一篇放在整个系列的最前面了。
北山门。
由北山门向北看到的石坊是岱庙坊,遥参亭的中轴线与岱庙的中轴线是一致的,与泰山登封御道的中轴线也是一致的,沿着这条中轴线向北,再向北,便可直抵泰山的南天门。
泰山,俺来了。
前一篇:齐鲁行·济南街景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