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行·黑虎泉泉群(中)

标签:
黑虎泉泉群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上篇介绍了黑虎泉,本篇介绍黑虎泉群的其它名泉。
南护城河东段东入口处。
进入东入口,首先看到的是解放阁,是为纪念济南战役胜利而建的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解放阁下,是白石桥。
站在白石桥上向西望去,护城河流水清清,两岸绿柳依依,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十六泉池参差错落,实在是闹中取静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护城河的两岸由东向西依次散落着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黑虎泉、琵琶泉、南珍珠泉、豆芽泉、五莲泉、任泉、一虎泉、胤嗣泉、金虎泉、汇波泉、对波泉、古鉴泉、寿康泉计16处,其中前五处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
本篇介绍泉群的前五处名泉,下篇介绍泉群的其它泉。
玛瑙泉。
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一位,位于南岸。盛水时节,数处泉眼竞相涌喷,一串串水泡从池底冒出,晃晃悠悠往上升腾,经阳光照射,呈现出五彩缤纷、璀璨耀眼、状若玛瑙的绚丽景象,故得名“玛瑙泉”。
玛瑙泉泉池长3.7米,宽3.2米,深2.2米,周围以块石砌岸,东、北、西三面池岸砌在护城河中。泉水溢满后,从北面池壁高出河水0.5米的9个方形洞孔中流落于护城河里。
白石泉。
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二位,位于北岸,与玛瑙泉隔水相对。该泉水势旺盛,串串水泡从池底沙砾中溢出,飘摇而上,水面上形成一道道涟漪。因泉边有洁白的自然石俯卧,故得名“白石泉”。
白石泉泉池以周围白石分布形状自然而成,泉水从东、南、西三面石缝间溢出,汇入护城河里。游人可站在岸边或绕泉池零距离观泉赏景,嬉水游乐。
白石泉。
白石泉。
白石泉。
白石泉。
白石泉。
因木有刻意去拍玛瑙泉,所以前面玛瑙泉泉池那幅看得不大清楚,反倒不如这几幅看得清楚些(以上三幅图中白石泉对面的方形泉池即玛瑙泉),不好意思啦。
图中前方为白石泉,后方的凉亭叫“九女亭”,亭旁即九女泉。
九女泉。
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三位,位于北岸,与白石泉相邻。 该泉水深2米,串串水泡自池底涌出,大者若玑,小者若珠,于水面碎裂,与纱藻交织出美丽的图案。关于九女泉的命名有多种版本传说,一说泉边住着一户人家,生有九女,个个俊俏,故名;一说泉水清澈甘美,引得天上九仙女常于风清月明之夜,来这里浣纱沐浴,既歌又舞,欢快异常,故名;一说昔日泉旁城楼上建有魁星阁,相传魁星为九天玄女变化而来,故魁星阁又叫“九女楼”,楼下的泉水便叫“九女泉”了。
九女泉泉池呈不规则椭圆形,自然石驳岸,起伏跌宕,半伸河中。细流从石缝中泄入河内,与溪水相击,如溅珠玑。
九女亭内的游人。
由九女泉向西,南岸向护城河敞口的泉池即黑虎泉(图片右部)。黑虎泉在上篇已作介绍,不再赘述。
继续向西走,可以看到一座横跨在护城河上的石拱桥,即琵琶桥。
琵琶桥。
琵琶桥上北端俯瞰护城河,河南岸向护城河敞口的泉池即琵琶泉。
琵琶桥上俯瞰护城河。
琵琶桥上俯瞰护城河。
琵琶泉。
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位,位于南岸。因池底冒出串串水泡,至水面后破裂,咝咝作响,夜深人静听之,犹如琵琶韵,故得名“琵琶泉”。一说泉水溢出泉池,经石阶跌宕四泻,迸落河中,发出铮铮淙淙的响声,仿佛弹奏琵琶声,故名。还有另说更奇妙的是,在盛水期,琵琶泉地下也会发出动听的琵琶声,据地质学家考证,琵琶泉下为奥陶纪的云质石灰岩,间有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溶槽,地下水喷突涌动,拍击中空岩石,于是便发出了清越动人的琵琶声。
琵琶泉泉池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方形石砌泉池,周围雕石栏杆,泉池伸进护城河,比河水水面高出1米。水自池底岩孔中涌出,溢出北侧池沿的两层石阶后泻入南护城河。
琵琶桥南端俯瞰琵琶泉。
琵琶桥南端俯瞰琵琶泉。
琵琶泉。
琵琶泉。
琵琶泉旁取水人。
琵琶泉侧上方建有楼阁,名为“清音阁”。坐在阁内,既可聆听琵琶泉发出的清越之声,更可赏看琵琶泉的秀姿及周围风景。
清音阁。
清音阁。
说来也巧,黑虎泉泉群包括16处泉池,其最东边的5处都列入了七十二名泉,它西边还有11处泉池,尽管名气稍逊,但也是很有看头的,下篇再介绍这11处泉池。谢谢观赏。
齐鲁行·大明湖-1
齐鲁行·大明湖-5
齐鲁行·千佛山-4
齐鲁行·黑虎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