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行·乔家大院(中)

标签:
祁县乔家大院在中堂二三四五六院晋商文化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上篇介绍了乔家大院在中堂第一院,现在接着介绍在中堂第二、三、四、五、六院。
第二院偏院门。
第二院因处于在中堂的东南角,所以也被称作东南院。
第二院偏院过道门。
第二院偏院过道门。
第二院正院。
第二院正院。
第二院往第三院的过道。
第三院大门(图片右侧)。
第三院处于在中堂西南角,所以也被称作西南院。须说明一下,第三院初建成时,因为它西边的第四院还木有建成,所以它的确是处于西南角的,后来第四院建成,从平面图来看,第三院不在西南角,而是在南面正中了,但西南院这个名称还是延续下来了。
第三院大门门楼。
第三院正院。
第三院正院局部。
第三院正院窗户。
第三院偏院。
第四院。
第四院是在中堂建造较晚的大院,所以也被称作新院。
第四院正房门楼。
第四院的微缩展览。
第四院过道。
第四院过道。
第四院偏院门。
第二院、第三院、第四院都在甬道的南侧,三个院子的大小规模和结构布局近似。
第五院大门局部。
第五院因院内建有明楼,所以也被称作明楼院。
第五院与第一院都在甬道的北侧,两院大小布局近似,都是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
第五院正院二门,门上匾额题书“在中堂”。
“在中堂”并非指第五院的某间屋子,也不是指第五院,而是指一个院落群。这个院落群呈“囍”字形,包括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这就是这我连续两篇博文中介绍的第一至第六院。 清代,院主人的名字叫乔致庸,“庸”即中庸,取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为“在中堂”。“在中”既是乔家的宅名,也是经商的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准则,这种理念和准则深深地影响着乔家,为它百多年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但有一个概念必须搞清楚,在中堂不等于乔家大院。尽管1986年11月乔家大院对外正式开放那会儿,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在中堂这一块,这么多年来,人们所说的乔家大院,其实指的也就是在中堂,所以说“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这个说法是说得过去的(这个说法仅局限于1986年11月至2012年3月)。但2012年3月以后这种说法就不成立了,因为历史上的乔家大院除了在中堂这一院落群外,还包括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三个院落群和一个很大的花园,但可惜的是这“三堂一园”后来都毁了, 到2012年3月,在原址上陆续修复的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花园相继对外开放,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乔家大院是一个完整的乔家大院,已不是刚对外开放时只有在中堂的乔家大院了。
所以,当我看到一些2012年3月以后的文章, 仍然说在中堂是乔家大院的堂名或宅名,意思就是说在中堂就是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就是在中堂。这么说就觉得有些别扭了, 因为,2012年3月以后,在中堂与乔家大院已不能完全等同了,在中堂只是乔家大院的一部分,不能再说在中堂是整个乔家大院的堂名或宅名,只能说在中堂是乔家大院其中的一个堂名或宅名才合适吧。比如,我们不能说太原市是山西省,或“山西省又名太原市”。特别是游记类的文章,您都亲自跑到哪儿看了,照片也拍了一大堆,肿么还分不清捏?肿么还图省事上“百度”去简单复制2012年以前的文字来以谬传谬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啊。
第五院内正院。
第五院内正院。
这是乔家大院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了。许多介绍乔家大院的文章,如果只能配一幅图片,那也是基本非这里莫属了。许多在乔家大院拍摄的影视,如果只能取一个镜头,那也是基本非这里莫属了。所以,俺在这里多拍了几幅。
第五院内正院。
第五院内正院。
第五院内正院室内。
第五院偏院。
在中堂甬道尽头的祖宗祠堂(图片正中)和第六院大门(图片右侧)。
第六院,原先乔家主人本来是要建一座“书房院”的,当时已经买回了全套的假山,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计划泡汤,于是改成了花园。
第六院。
第六院。
好了,至此乔家大院的在中堂介绍完毕,下篇介绍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