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436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2014-10-24 17:49:39)
标签:

五台山

黛螺顶

大朝台

小朝台

五方文殊菩萨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五台山有座黛螺顶,登上黛螺顶等于小朝台。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登黛螺顶三条路,南路是石阶步道,北路是土坡马道,中路是钢铁索道。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俺腐败一回,坐索道登顶。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俺来五台山三回了,每回都是蓝天白云,有缘哈。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从索道上看黛螺顶侧面。

黛螺顶,既是山名,又是寺名。说山是指,它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山峰,形状如锥形大海螺,故名大螺顶;盛夏草木萋萋,一片黛青,故又称黛螺顶。说寺是指,山顶有古寺,原名佛顶庵,清朝乾隆年间改名为大螺顶,后又更名为黛螺顶。这样山与寺就同名了。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侧面外观。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侧面外观。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寺前牌楼。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第一进天王殿。该殿兼作山门,所以亦可看做山门殿。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第二进旃檀殿。该殿是一座六角形建筑,状如亭子,作为殿建,在五台山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了。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旃檀殿。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因建在山顶,受地域限制,面积并不大,从这幅图中您可以把它的第二进、第三进、第四进(也是最后一进)大殿都看到了;它在历史上也木有显通寺、菩萨顶那么显赫,可却大名鼎鼎,素有“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之说,这是为什么捏?别急,待俺慢慢道来。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第三进五方文殊殿前的碑亭(图左侧)。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五方文殊殿前的香炉。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第三进五方文殊殿。黛螺顶的出名与这座大殿和殿内的塑像有直接的关系。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朝台”,即什么是佛教信徒的五台山朝山拜佛。 朝山拜佛不同于旅游观光,旅游观光的目的是为欣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佛教徒朝台则是为朝拜圣迹,表示对佛和文殊菩萨的敬仰。

中国内地佛教徒朝台,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所谓大朝台,就是来到五台山后要遍礼全山佛寺,并顺时针依次亲临南台、西台、中台、北台、东台五大高峰,对 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供奉和祈祷,历时4天,行程约100公里。这是佛教版的大朝台。

近十几年来,户外活动日趋兴盛,驴们把走遍五个台顶搞得热火朝天,成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他们的走遍台顶与佛教版有所不同,是逆时针走法, 行程约60公里,称作户外版。 户外版也套用了“大朝台”这个名词,当然他们的目地就不完全是朝山拜佛了。

所谓“小朝台”,则仅在台怀镇附近各寺看看,并登临黛螺顶就行了。 因为黛螺顶的五方文殊殿内, 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登黛螺顶等于登五座台顶,进五方文殊殿朝拜等于朝拜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省去许多路程,这就叫“小朝台”。

说好听了小朝台是大朝台的精编版,说不好听了是缩水版。 真正的佛教信徒, 真正的驴友对小朝台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的大朝台,是那种可以让人心境更加纯净、品性更加高洁的追寻,也许并不企求一次朝台能抵五百年修行的传说,只想走过朝台路后, 身心获得一次彻底的解脱。 大朝台──不是登山,也不是转山,而是一路虔诚的朝拜,身的历练心的升华。不管您信不信佛,跟随心的召唤,追寻心中的缘,那是我们一直在路上最本初也是最终极的动力。

话说过来了,一般的旅游者受了时间、体力、经济,特别是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能小朝台也就沾沾自喜了,想当年,乾隆皇帝不也玩不了大朝台,而满足于小朝台么?于是,标新立异的小朝台,便使黛螺顶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寺,一跃而为闻名遐迩的朝台必到之处了。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这就是五方文殊殿内集中供奉的五大台顶文殊菩萨法身塑像。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五方文殊殿外廊下跪拜的僧人。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最后一进院落。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第四进大雄宝殿。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殿阶台下长有一松一柏,围粗均在九尺左右,高大直立,无有弯曲,有如戟指蓝天,为寺宇生色不少。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铜像。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大雄宝殿前,一名红衣年轻女子在翩翩起舞。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她并非随便做个动作就停了,而是俺看到时她就在舞(也就是说不知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俺走时她还在舞(也就是说不知她什么时候会结束)。俺只是拍了她跳舞过程中几个片段罢了。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跳舞的女子。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跳舞的女子。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跳舞的女子。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俺不知道她跳舞的动机是什么,也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她的行为,但感觉到她很快乐,真的,很快乐,不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装出来的那种快乐,而是从心底发出的快乐。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净土清幽一尘不到菩提地。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黛螺顶院景。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拜毕,出寺。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回望黛螺顶,翠色参天,白云轻抚,风光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回望黛螺顶,翘檐飞甍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中。

 

 

三晋行·五台山黛螺顶

由黛螺顶索道下行,俯瞰台怀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