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沿着沁河走走(上)

标签:
焦作初夏沁河南岸大堤黄河中游最大支流 |
分类: 滔滔黄河┈┈游记 |
初夏的某日,天很蓝,还有云,沿着沁河走走。
从235省道沁河特大桥开始,沿沁河南岸大堤顺流东行。
沁河岸边的麦田。
沁河小景。
枯水季节,船靠岸了。
沁河南岸大堤上,是一条平坦的公路。
沁河东流。
沁河东流。
沁河小景。
沁河东流。
沁河东流。
五车口险工。这里的村子以前叫“五车口”,后来改名了,但是这个险工包括闸口,一直还叫“五车口”。
五车口险工段沁河。
原则上沁河是不让钓鱼的,主要是从安全考虑,不过没人管,其实是沁河很长,根本管不过来。
这两位木带钓鱼竿吧,看顺手牵羊随便能捞点什么。
妹纸在做什么?
红帽子在忙活什么,看不懂。
换个角度看看。
因为是在险工大院旁边,河堤下一小片地种上了小麦。其它河段的许多地都是闲着的。
麦穗有些泛黄了。
水,粮食,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必需。
离开五车口险工,继续沿沁河南堤公路东行。
河水清清。
两只白鹭逆流而上,掠过河面。
沁河东流。
沁河小景。
沿沁河南堤东行至021县道沁河大桥,沁河在这里转了个大弯开始向南流了。
沁河小景。
沁河小景。
沁河南流。
沁河滩上的羊群和三只飞过的喜鹊。
一只白鹭。
远远向南望去,是309省道(获轵线)沁河大桥。
309省道沁河大桥。这里离武陟县城不远。
站在大桥上南望沁河。
前方那一带远山,就是邙山,山下即是黄河,沁河流淌近500公里后,就在那里汇入黄河了。
从这里南行约两公里,就是漫漫黄河滩了,那里是木有像样的道路的,只能徒步了。下次再说吧,返回。
-------------------------------------------------------------------------------------------------------------------
相关链接:沁河,古称少水、沁水、洎水。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一说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二郎神沟),自北而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阳城县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流入河南省,然后经济源市、沁阳市、博爱县、温县,于武陟县南汇入黄河。 沁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最大的一条支流。
沁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沁河在孕育滋养一代代沁河人的同时,也孕育滋生了沁河历史文化,该文化渊源悠久,文脉绵延,底蕴深厚,特征明显,种类繁多,形态齐全。
去年冬天,我从237省道沁河大桥(温县)沿沁河南堤东行走到235省道沁河特大桥(武陟县),天色已晚,返回焦作市区(参见当时发的五篇博文)。这次重返235省道沁河特大桥,从这里沿沁河南堤继续东行至201县道沁河大桥(武陟县),然后由沁河北堤西行返回焦作市区。有机会还会沿沁河其它河段继续走下去。
-------------------------------------------------------------------------------------------------------------------